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周公旦

周公旦

周公旦簡介:周公旦:姬姓,名旦,也稱叔旦,周朝第一位周公,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故稱周公或周公旦。他是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傢、軍事傢、思想傢、教育傢,被尊為“元聖”和儒學先驅。

生平

周公,曾先後輔助周武王滅商、周成王治國。

其政績,《尚書大傳》概括為:"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

在武裝鎮壓商紂王子武庚、周武王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及東方各國武裝反叛以後,"制禮作樂",制定和完善宗法、分封等各種制度,使西周奴隸制獲得進一步的鞏固。

周公以商朝滅亡和"三叔"等武裝反叛活動為鑒,特別重視奴隸主貴族及其子弟的政治道德教育、治術教育和勤政教育,要求"敬德保民""明德配天""明德慎刑""有孝有德""力農無逸"等,主張充分發揮"頌""誥"對奴隸主及平民的教育作用,並提出以治績考察、選任官吏的原則。他一生禮賢下士。其言論,散見於《尚書》中的《大誥》《多士》《無逸》《立政》等篇。

自春秋以來,周公被歷代統治者和學者視為聖人。孔子推崇周公,向往周公的事業,盛贊周公之才,贊嘆"周公之才之美""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孟子首稱周公為"古聖人",將周公與孔子並論,足見尊崇之甚。荀子以周公為大儒,在《儒效》篇中贊頌瞭周公的德才。漢朝的劉歆、王莽將《周官》改名《周禮》,認為是周公所作,是其致西周於太平盛世之業績,將周公的地位駕於孔子之上。唐朝的韓愈為辟佛老之說,大力宣揚儒傢道統,提出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孟子的統序。自此以後,人們常以周孔並稱,在教育上則有"周孔之教"的概念。總之,言孔子必及周公,是古代尊崇周公的情況。這種尊崇除瞭政治上的某種需要之外,其主要方面則反映瞭古人對西周優秀文化的珍視,以及對周公這位偉人的真誠敬仰。這在歷史上曾為繼承、弘揚與發展中國優秀文化起過積極作用。

周公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傢,同時又是中國古代教育的傑出開創者。孔子與周公在教育思想上存在著淵源關系,在教育實踐上也存在著繼承關系。三千多年前的周公,對中國古代教育的發展曾起過巨大作用。

典故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典出《史記》。周公姬旦派長子伯禽(又稱禽父)去管理魯地(魯國是周公姬旦的封國,而魯國的第一任國君是伯禽,姬旦沒有去封國做國君),臨行時他告誡說:"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地位已經很高瞭。可我時刻註意勤奮儉樸,謙誠待士,唯恐失去天下的賢人。希望你到瞭魯地,不要因位高而盛氣凌人。"後形容在位者禮賢下士。

恐懼流言

這一成語,說的是兩個人:西周時的姬旦與西漢時的王莽(新朝建興帝)。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第四子,世人慣稱"周公"。有聖德,輔其兄武王姬發伐商,平定天下,定瞭周朝基業。武王病,周公為冊文告天,願以身相代。藏其冊於金匱,內容無人得知。後來武王駕崩,太子成王年幼,周公盡心輔佐,將周成王抱於膝上,朝見諸候。當時其庶兄管叔、蔡叔圖謀不軌,但忌憚周公,於是在列國間散佈流言,說周公欺侮幼主,圖謀篡位。久而久之,周成王起疑。周公為避禍辭瞭相位,避居東國,心懷恐懼。後來有一日,天降大雨,雷電擊開金匱,成王見瞭冊文,方辨明忠奸,誅殺瞭管叔、蔡叔,迎周公重歸相位。假設當管叔、蔡叔正四處散佈流言誣周公有反叛之心的時候,周公便一病而亡;假設金匾之文始終未被成王所知,那麼請問,誰人可以說得清周公姬旦到底是忠是奸?那其後的史書中他豈不就成瞭奸臣?王莽,字巨君,是西漢元帝王皇後(王政君)的侄子、漢成帝劉驁的表兄。其人奸詐,依仗外戚專權,陰謀奪取漢傢劉姓天下。但他深恐人心不服,於是預先謙虛恭謹、禮賢下士,假行仁義,當時天下人都齊聲稱頌王莽的聖賢仁義之名。後來王莽終從王太後處逼得傳國玉璽,自立為帝。假設王莽在代漢稱帝前就死亡,那誰又會知道他心底的不臣之心?那其後的史書中他豈不就成瞭一代賢臣,名垂青冊瞭?所以說有些真偽,不是一句"日久見人心"或"蓋棺定論"就能說得清的,或許身處猜疑之中的人,隻能用"無愧於心"來聊以自慰瞭。

懲前毖後

周武王姬發死後,他的兒子姬誦繼位,稱周成王。因成王年齡很小,不能親自處理國傢大事,便由周公姬旦輔佐,處理政務。周武王的另外兩個弟弟管叔和蔡叔是野心傢,他們很想篡位奪權,但又懼怕周公,於是就合謀陷害周公,他們到處散佈謠言,說周公要謀害成王。奪取王位。年幼的成王不斷地聽到這些流言,對周公就不太信任瞭。周公本來一心輔佐成王,卻遭到誹謗,為瞭躲避嫌疑,讓成王認清事實真相,他便辭離京城鎬京,到瞭洛陽。後來成王明白瞭事實真相,悔恨自己聽信讒言,於是用隆重的禮儀把周公請瞭回來。管叔、蔡叔賊心不死,他們與紂王的兒子武庚勾結起來發動叛亂,陰謀奪權。成王命周公率兵鎮壓叛亂。周公領兵很快就討伐平定瞭管叔、蔡叔和武庚發動的反叛。成王長大以後,周公就把政權歸還給成王,使他親理國政。成王正式接管朝政那天,前往祖廟祭告祖先。在祭禮儀式上,成王總結瞭以往的經驗教訓,很有感慨地對文武百官說:"我一定要從以前的懲戒中吸取教訓,以防止後患。"

周公之禮

古人講的行指的是行房事(也稱為做愛、性交)。相傳西周初年男女濫情,但是周公發現這樣不行,於是規定:男女在結婚前不能隨便發生性關系,除非到瞭結婚當天。後來人們管這個叫""。""通俗指夫妻同房,做愛,發生性關系。""是漢語中關於性關系的一種委婉說法,有點戲謔的意味。

周公之夢

周公在儒傢文化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孔子以"吾不復夢見周公矣"之言,隱喻周代禮儀文化的失落。周公是一個在孔子夢中頻頻出現的人物,在儒教長期主導文化的中國,周公也就不可避免的直接與夢聯系起來,夢,經常被稱為"",或"夢見周公"。

華坤  塢八區  引人入勝  白桃汽水  通風設備  張團馬  聽小骨  發行上市  鑄管  李相  平黃  大風浪  回首  創世紀  黃許鎮  宋集鎮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