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馬思聰 中國音樂傢協會副主席

馬思聰 中國音樂傢協會副主席

中文名:馬思聰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廣東省惠州府海豐縣(現汕尾·海豐)

出生日期:1912年5月7日

逝世日期:1987年5月20日

職業:中國小提琴傢、作曲傢

畢業院校:南錫音樂院巴黎音樂學院

代表作品:《思鄉曲》、《搖藍曲》、《西藏音詩》、《塞外舞曲》

我要把每一個音符獻給祖國。——

馬思聰

1912年5月7日,馬思聰作為馬傢的第五個兒子,出生在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幼石街上的一座深宅大院裡,小名艾。馬思聰的父親馬育杭同廣東的風雲人物陳炯明是總角之交,後來當上瞭廣東省的財政廳長,這才得以維持9個兒女的一大傢的生活。馬思聰的父母都不懂音樂,但廣東的戲劇之鄉海陸豐所獨有的地方戲劇音樂深深地影響著童年的馬思聰。

1923年,11歲的馬思聰終於實現瞭他的夢想,隨大哥來到法國,開始瞭他的音樂生涯。先後就學於南錫音樂學院、巴黎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 。

1929年初,馬思聰因傢境突變回國。在香港、廣州、上海等地演出,被譽為“音樂神童”。

後1930年再次赴法,向畢能蓬(Binembaum)學作曲。

1931年,廣東省政府官費資助,馬思聰再次赴法留學,第二年歸國,任中國第一所現代“私立音樂學院”院長,主要在廣州、香港、上海、南京、北平等地從事演出;同時,又先後在廣州音樂院、中央大學教育學院音樂系任教。

1932年馬思聰與他的女弟子王慕理結婚。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多年轉輾於華南、西南各地堅持從事頻繁的演出,並先後任中山大學教授、中華交響樂團指揮、貴陽藝術館館長等職。

1945年抗戰勝利後,先後擔任臺灣交響樂團指揮、廣州藝術音樂系主任、上海中華音樂學校校長、香港中華音樂院院長等。

1950年後任中央音樂學院首任院長,並兼任中國音樂傢協會副主席,《音樂創作》主編等職。

由於文革原因,1967年1月經香港出逃,赴美國定居,從事作曲、教學工作。

1971年7月,美國總統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從北京返回美國,周恩來托其向馬思聰轉達:“我平生有兩件事深感遺憾,其中之一就是馬思聰50多歲離鄉背井去美國,我很難過。” 

1987年5月20日於美國費城逝世。

2007年12月14日,馬思聰異國辭世20年後骨灰歸葬中國廣州,同日《馬思聰全集》在廣州藝博院舉行首發式。

宋艞  坡腳  浪子回頭金  轉學生  麥苗  結節性  鮑傢橋  三皇廟村委  巴格拉  成都軍區  第十五  慕芬  傢族  青蒿素  秋高氣爽  固定電話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