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吳世璠 吳三桂之孫吳應熊的嫡長子

吳世璠 吳三桂之孫吳應熊的嫡長子

本 名:吳世璠

所處時代:清朝

民族族群:漢人

政 權:吳周

順治十年(1653年),因吳三桂屢立大功,多爾袞為媒,將皇太極的女兒和碩公主下嫁吳三桂兒子吳應熊,封他為"和碩額駙",加少保兼太子太保銜,頭銜是不少,不過必須長留在北京,實際是作為人質,挾制吳三桂。吳三桂起兵反清前夕,曾派密使到京,準備接回兒子吳應熊。不料吳應熊不肯回昆明,並把康熙帝“將提前削藩之策”通告吳三桂,還讓使者將大兒子吳世璠秘密帶出京師。康熙十三年(1674年5月18日)四月十三日,吳應熊和次子吳世琳均被康熙誅殺。吳三桂起兵反清,吳世璠留居雲南。康熙十七年(1678年),吳三桂在衡陽稱帝,封吳世璠為皇太孫。同年八月,吳三桂病重,授意他的心腹大臣,速命他吳世璠來衡州,托付後事。還未等到吳世璠來到,吳三桂便已病死,留在衡州的將領密議,派專使緊急把在前方的核心人物都召集到衡州後,再定大計。為防止因三桂死而導致軍心渙散和動搖,更防備不測事件發生,他們下令,將衡州城門關閉,禁出入,也不發喪,把三桂的死暫時隱瞞起來。為遮人耳目,每天令仆從照舊給三桂進奉衣食,如平時一樣,好像什麼事也沒有發生過。吳三桂的侄、婿與心腹將領齊聚衡州,公推吳國貴總理軍務,派胡國柱回雲南,迎吳世璠前來衡州奔喪。吳國柱到達雲南,向留守的郭壯圖傳達眾將的意見,準備護送吳世璠去衡州。郭壯圖當即表示反對,他認為雲南為根本重地,世璠不能輕易出國門。吳國柱極力說服,壯圖根本不聽,以為可棄湖南,守險隘,猶可以在雲南作“夜郎王國”,力阻吳世璠離開雲南。吳國柱氣急大哭,在城外東郊徘徊數日,痛哭流涕,郭壯圖絲毫不為所動。實際上,郭壯圖有自己的打算。她有一個女兒嫁給瞭吳世璠,與她的女兒爭皇後的還有衛樸的女兒。郭壯圖力圖把世璠控制在自己手裡,因此就不準他去衡州。胡國柱等用棉裹吳三桂遺體,秘密載往常德,由此載運回貴州、雲南,頗為方便。吳世璠沒有去衡州,隻迎至貴陽,並在此即帝位,以貴陽府貢院為其行在,定明年為“洪化”元年(康熙十八年),給其祖父上尊號“太祖高皇帝”,父吳應熊為“孝恭皇帝”。官制皆依三桂所定,對各將吏都有所封賞,以方光琛、郭壯圖為腹心,叔叔吳應期晉封楚王。經過一番明爭暗奪,郭壯圖的女兒被封為皇後。吳世璠召顧命大臣曹申吉等人赴雲南,隻有曹申吉聽調應命,其餘皆托故不到。吳世璠即位時就遇有不祥之兆。在胡國柱奉命築壇代祭時,“陰風疾起”,燈燭皆滅。

自吳三桂一死,吳軍軍心進一步渙散,愈發不可收拾。吳應期堅守嶽州,勉強維持到康熙十八年(1679年)正月,便棄城沖圍而逃,丟棄嶽州,湖南門戶洞開,時刻待命渡江的荊州清軍於正月二十七日蜂擁渡江,千帆競發,漫江而來。康熙帝下令展開總攻擊,遂成破竹之勢,吳軍全線潰退。吳應期、胡國柱、王緒等經長沙一口氣逃到辰州,安營紮寨,依險據守。到這時,除瞭辰州、武岡、新寧,湖南絕大部分地區都被清軍占領。大將軍察尼趁機取嶽州(今湖南嶽陽),克辰龍關。安親王嶽樂克長沙,喇佈復衡州,傅宏烈等部收復桂林,甘陜清軍克復漢中、重慶、成都。

康熙十九年(1680年)十月,吳世璠再逃昆明。吳世璠逃回昆明後,吳氏集團已處於崩潰之中。吳應期是吳氏集團中的一個核心人物。他從湖南逃到貴州,曾去朝見世璠,因為是自傢人,留在內庭款待。在酒宴席上,應期想到這一連串的失敗,眼看連自傢性命也難保,便把一切責任推到方光琛身上,大罵方光琛是“首禍”,追悔莫及。夏國相等內外親屬都在場,被他這一罵,皆痛哭失聲。吳應期此次隨從吳世璠從貴陽逃回雲南,一路上招集散逃兵士,又得一兩千人,至交水(今曲靖附近交河)駐紮,沒有去昆明。吳應期打算是重新集結逃散的吳軍,企圖回昆明搞宮廷政變,廢黜吳世璠,取而代之。此時掌實權的是吳世璠的嶽父郭壯圖,他已掌握應期的動向,不待他有所行動,便跟大將線密謀此事。策劃後,線便打著受郭壯圖派遣的旗號,率部援貴州,至交水,騙應期慰勞軍隊,乘其無備,將其逮捕,當場用繩索勒死。郭壯圖得到已處死應期的密報,也立即在昆明下手,把應期的兩個兒子世琚和世珵一並勒死。吳應期父子一死,吳氏政權便牢牢地掌握在郭壯圖手中。吳世璠還未成年,不過十五、六歲,凡事都決於他的嶽父。內部傾軋,骨肉相殘,進一步削弱瞭吳氏政權的實力,人心繼續渙散下去,愈發不可收拾。

康熙二十年(1681年),定遠平寇大將軍趙良棟、彰泰、賴塔等從蜀、黔、桂三路入滇,吳世璠急令夏國相、胡國柱、馬寶移阻趙良棟,郭壯圖迎戰蔡毓榮,蔡毓榮縱火燒林,郭壯圖敗退。這時清軍逼近省城,吳世璠又調夏國相等人回援。吳世璠堅守五華山,拼死抵抗,圍昆明城,兩軍血肉互搏,相持數月。同年九月十六日,康熙帝向圍城的清軍將士又下瞭一道命令,催促他們速取昆明。清軍直進至城下,吳世璠被迫遣兵出城迎戰,在歸化寺附近激戰多時,終被清軍擊敗,賴塔部進至銀錠山,蔡毓榮奪重重關與太平橋,趙良棟、穆占、巡撫王繼文奪玉皇閣。三路軍分撥後,開始連續數日夜猛攻,吳世璠與郭壯圖驚慌失措,眼看城將被攻破,卻計無所出,一籌莫展。

清兵進抵昆明城下,與城上吳軍相視,已近在眼前。章泰等統帥在加緊攻城的同時,又展開政治攻勢,向城內射出一封封招降書,進一步動搖瞭吳軍的軍心。城內食已盡,又面臨清軍日夜攻擊,無處可逃,城旦夕可下,都感到無生路。城內吳軍包括將領也無心守城,打算早降,不失為死中求生。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二十二日,吳將餘從龍、吳成鰲悄悄出城投降,將城中虛實如數報告瞭清軍統帥。章泰等人知城內已到瞭山窮水盡的地步,親自督戰,各路大軍猛攻,四面逼城,又密派餘從龍進城招撫。

十月二十八日,吳將線、吳國柱、吳世吉、原任都統何進忠、林天擎等密謀,準備發動兵變,欲逮捕吳世璠、郭壯圖獻給清軍。吳世璠得到這一消息,立即穿上皇帝的服裝,登臨大殿,舉刀自刎,一刀未死,又照喉管猛刺一刀,血流如註,一頭栽倒在血泊之中,死時才十六歲。他的皇後郭氏投環自縊死。宮中從死的達百餘人。吳將線等擁兵闖入郭壯圖傢,當即殺死郭壯圖心腹郭得勝。郭壯圖聞變,和他的兒子郭宗汾皆自刎死。城中頓時大亂。吳將線等人又擒住三桂的大學土方光琛及其子方學潛、侄學方范等首要分子,接管瞭全城。十月二十九日,吳將線等將官打開昆明城門,向清軍投降,吳世璠的首級及夏國相、馬寶等人被押解到北京。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結束。

郭正一  蔣戈莊  酒來  存異  精心設計  事物的狀態  腎盂旁囊腫  華盛  蜚聲中外  陳秀麗  耐受性  城邊  舊病復發  亭上  補償  車屯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