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胡作霖 《囚歌》的作者之一

胡作霖 《囚歌》的作者之一

中文名:胡作霖

出生地:四川開縣臨江鎮

出生日期:1917

逝世日期:1949

任重慶《新民報》記者,多次發表揭露國民黨反動統治和特務暴行的文章。1947年6月被捕,後經報社保釋出獄。1948年6月,第二次被捕,在獄中,他一如既往,樂觀豪爽,教難友大唱革命歌曲;1949年11月27日,在重慶渣滓洞集中營慘遭敵人殺害。

1934年,進入萬縣省立第四師范學校附設初中班學習。這所學校有光榮的革命傳統,3年的學習生活,使他受到瞭革命熏陶。

1938年冬,在重慶讀重屬聯中時,加入瞭中國共產黨。1939年1月7日,周恩來到重屬聯中作瞭關於堅持持久戰的講演,使他和同學們深受教育和鼓舞。1941年暑期高中畢業後,考入復旦大學新聞系學習。1945年,大學畢業,到重慶《新民報》作外勤記者,采訪社會新聞。

1945年的秋末冬初,同報社進步記者一道,在重慶深入社會底層,以筆作槍,寫出瞭第一篇新聞稿《失業恐怖增長中,職業介紹所內幕》。他不斷為失業者大聲疾呼,先後采寫瞭《傭婦命何苦,街頭唱西風》,《陂衣一襲疤上加疤,呻吟在生活的鞭下》、《忍不饑火中燒,教員作扒手》等,特別是《忍饑露宿關廟者,曾是沙場喋血人》,寫出瞭失業軍官的不平,在社會上引起極大的震動。

他還把接觸到的社會陰暗面,通過報紙,都一一展現在讀者面前。如《春季大演習,六百個閑漢表演全武行》、《買香煙用拳腳,看軍爺好威風》等等,表現瞭他對黑暗的舊社會的憎恨。他時時關懷人民大眾的疾苦,處處把為人民群眾大聲疾呼作為己任。還以飽滿的政治熱情,積極參加一系列重大政治鬥爭的采訪,並以共產黨員的立場、堅持真理、維護正義,思考國傢的前途,擔心人民的命運。為爭取民主、和平盡瞭最大的努力。連續報導瞭“較場口事件”、南京“下關慘案”、北京“抗暴運動”、南京、天津“五·二○”血案。他還協助重大領導學運的同學,發表宣言呼籲和平,響應“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運動。並號召全市學生於1947年6月2日實行總罷課、進行遊行示威。

6月1日,國民黨反動派進行瞭全國性的大逮捕,他是被捕的記者之一。後來因社會輿論的種種抗議及各校的罷課聲援,他被交保釋放。

1948年2月26日,重慶南岸海棠中華警犬訓練所發生斬殺幼童飼喂警犬事件,他立即趕赴現場采訪,寫成《海棠溪一幕恐怖劇,說以小孩喂警犬,動眾怒警犬訓練所被焚》,據實駁斥瞭一些反動報紙對群眾正義行為的誣蔑,更使廣大讀者明白瞭事件的真象,但也更惹惱瞭反動當局。

1948年6月7日,國民黨反動派借口他報導社會新聞有出入,強行將他逮捕,先關在巴縣衙門口監獄,兩個月後,轉移到歌樂山下的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渣滓洞集中營。他意志堅定,對共產主義抱著決不動搖的信念;1949年11月27日,敵人對被囚革命之士進行大屠殺,特務嫌屠殺進度太慢,改為用沖鋒槍向牢房密集掃射的時候,胡作霖挺身面對飛射過來的子彈……他的胸膛已經被子彈穿透,他的雙手仍然緊緊抓住牢門,用自己的身體堵住敵人的槍口,掩護難友們從後窗突圍,壯烈犧牲,時年32歲。

丹紮  保戶  果立  北城楓景  蜘蛛女之吻  可能性  青年路  灤平  步進電機  引渡  鐵路建設  乳糖  永溪橋  粉刺  百度  馬廠鎮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