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荀爽 東漢末年大臣經學傢

荀爽 東漢末年大臣經學傢

本名:荀爽

別稱:荀諝

字號:字慈明

所處時代:東漢

民族族群:漢人

出生時間:128年

去世時間:190年

主要作品:《周易註》

主要成就:易學研究

祖籍: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市)

荀爽出身東漢望族“潁川荀氏”,為東漢名士荀淑第六子,為戰國荀卿第十二世孫 。荀爽兄弟八人俱有才名,當時被人稱為“荀氏八龍”。 

荀爽從小好學,十二歲時即讀懂《春秋》、《論語》。當時的名臣杜喬見到他後稱贊說:“可以為人師。”荀爽於是益發深思經書,鄉裡有喜慶喪吊,他不參加,朝廷有征召,他也不應。潁川郡當時流傳這樣一句話:“荀氏八龍,慈明(荀爽字)無雙。” 

漢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太常趙典推舉荀爽為至孝,授任郎中。他上書請求進孝道,行三年之喪,正男尊女卑之義,講究禮制,“省財用,實府藏”,“寬役賦,安黎民” ,奏章送上後,就棄官而走。 後更遇第二次黨錮之禍,荀爽便隱居海上,再南逃到漢濱,十多年間,以著書為事,被稱為“碩儒”。 

漢靈帝光和七年(184年),因黃巾起義爆發,靈帝劉宏被迫解除黨禁。黨禁解除之後,五府(大將軍、太傅、太尉、司徒、司空)都征召荀爽,司空袁逢(此處有誤,或作執金吾)察舉他為有道,荀爽都未應命。到袁逢逝世時,荀爽為之服喪三年。時人往往效法他,成為風俗。當時的人,妻子死瞭,多不行服,雖然父母死瞭,也還有吊喪問疾的。又私自為其君父及一些名士死後立名。荀爽都引經據典論其正誤,雖說不能都依他的改變,但還是有一定的作用。後來朝廷派公車征召他擔任大將軍何進的從事中郎。何進怕他不去,迎薦他為侍中,但因為何進於光熹元年(189年)為宦官所殺,朝廷詔命便中斷。 

同年九月,董卓廢少帝劉辯,立劉協(即漢獻帝)為帝,此時董卓又征召荀爽。荀爽想逃避征命,但因官員催迫,不得不去,因此受任平原國相。走到宛陵(今安徽宣城)時,又被朝廷追拜為光祿勛。在職三天後,於十二月戊戌日升任司空。荀爽自被征召的命令到位列臺司之職,前後才九十三日。 

初平元年(190年),關東義軍起兵,董卓在懼怕之下意圖遷都長安,他大會公卿商議此事。當時太尉黃琬與司徒楊彪據理力爭,荀爽看到董卓氣盛,怕他一怒之下殺害二人,於是和緩地說:“難道相國是樂於這樣做嗎!崤山以東起兵,不是一天可以平定的,所以要先遷都,以對付他們。這正與秦朝和漢初的情況相同。”董卓怒氣才稍平息。同年二月,荀爽隨獻帝遷都長安。 

荀爽見董卓十分殘暴,一定要傾覆國傢,他所推舉都是一些有智謀的人才,準備與他們一起圖謀大事。他也與司徒王允及董卓的長史何顒等為內謀,因病不幸於同年五月逝世,享年六十三歲 。 荀爽之侄荀彧任尚書令後,派人迎回荀爽的棺槨,將他重新安葬。 

據《集聖賢群輔錄》記載,魏文帝曹丕還是丞相、魏王時,將荀爽等二十四人旌表為

二十四賢

苦心孤詣  雞肉  龍隱路  中國人民銀  桿柄  胃藥  門釘肉餅  江甲村  桑那  巴西龜  道行  百地  濟南軍區  青溝  是有  官倉老鼠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