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蕭遠
来源:74U閱讀網
本 名:郭寶玉
別 稱:郭玉臣
所處時代:金元之際成吉思汗時期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華州鄭縣(即今陜西華州)
去世時間:約1226年
主要成就:為成吉思汗定下統一全國的方針
兒 子:郭德山、郭德海
孫 子:德海子郭侃
性 別:男
郭寶玉(生卒年不詳),字玉臣,華州鄭縣(今陜西渭南)人,唐代名將郭子儀後代。成吉思汗時期的著名大將。通天文、兵法,善騎射。金朝末年,他被封為“汾陽郡公”兼猛安(猛安:金初期女真族軍隊組織名稱,轄3000戶。金軍南下中原時,有些猛安遷移於河北、山東一帶,授田定居,相當於地方組織),領兵駐紮於定州(今河北定縣)。1201年,金將獨吉思忠領兵三十餘萬築烏沙堡(今河北張北縣西北)以防禦蒙古軍。1211年,蒙古汗國太師木華黎率軍南下,打敗瞭獨吉思忠,郭寶玉以其所部投降蒙古軍。
人物生平
郭寶玉,字玉臣,華州鄭縣人,唐中書令子儀之裔也。通天文、兵法,善騎射。金末,封汾陽郡公,兼猛安,引軍屯定州。歲庚午,童謠曰:“搖搖罟罟,至河南,拜閼氏。”既而太白經天,寶玉嘆曰:“北軍南,汴梁即降,天改姓矣。”金人以獨吉思忠、仆散揆行中書省,領兵築烏沙堡,會太師木華黎軍忽至,敗其兵三十餘萬,思忠等走,寶玉舉軍降。木華黎引見太祖,問取中原之策,寶玉對曰:“中原勢大,不可忽也。西南諸蕃勇悍可用,宜先取之,藉以圖金,必得志焉。”又言:“建國之初,宜頒新令。”帝從之。於是頒條畫五章,如出軍不得妄殺;刑獄惟重罪處死,其餘雜犯量情笞決;軍戶,蒙古、色目人每丁起一軍,漢人有田四頃、人三丁者簽一軍;年十五以上成丁,六十破老,站戶與軍戶同;民匠限地一頃;僧道無益於國、有損於民者悉行禁止之類:皆寶玉所陳也。主:“帝將伐西番,患其城多依山險,問寶玉攻取之策,對曰:“使其城在天上,則不可取,如不在天上,至則取矣。”帝壯之,授抄馬都鎮撫。癸酉,從木華黎取永清,破高州,降北京、龍山,復帥抄馬從錦州出燕南,破太原、平陽諸州縣。甲戌,從帝討契丹遺族,歷古徐鬼國訛夷朵等城,破其兵三十餘萬。寶玉胸中流矢,帝命剖牛腹置其中,少頃,乃蘇。尋復戰,收別失八裡、別失蘭等城。次忽章河,西人列兩陣迎拒,戰方酣,寶玉望其眾,疾呼曰:“西陣走矣!”其兵果走,追殺幾盡。進兵下挦思幹城。次暗木河,敵築十餘壘,陳船河中,俄風濤暴起,寶玉令發火箭射其船,一時延燒,乘勝直前,破護岸兵五萬,斬大將佐裡,遂屠諸壘,收馬裡四城。辛巳,可弗叉國唯算端罕破乃滿國,引兵據挦思幹,聞帝將至,棄城南走,入鐵門,屯大雪山,寶玉追之,遂奔印度。帝駐大雪山前,時谷中雪深二丈,寶玉請封山川神。壬午三月,封昆侖山為玄極王,大鹽池為惠濟王。從柘柏、速不臺二先鋒收契丹、渤海等諸國,有功,累遷斷事官,卒於賀蘭山。
木華黎將郭寶玉引見於元太祖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向郭寶玉詢問攻取中原的策略。郭寶玉說,中原地區金朝的勢力仍很大,不可輕視。應先征服西南地區的吐蕃、南詔國等,然後利用這些力量攻擊金朝,必可統一中原。他還向太祖獻策說:建國之初,一制定頒佈新的法令。成吉思汗吸收他的意見,發佈瞭五項命令,如:行軍作戰,不得枉殺無辜;除對有重罪的囚犯可處死刑外,其他犯人可量情處以杖責,凡無益於國,有損於民的寺院道觀禁止活動等等。
成吉思汗準備西征,授郭寶玉抄馬都鎮撫之職。公元1213年郭寶玉隨木華黎領兵南下,取永清,破高州(故治今內蒙自治區赤峰市東北)降龍山(在今大凌河上遊),攻占瞭今遼西地區。接著,從錦州入山海關,經過燕南,攻占瞭太原、臨汾一帶。1219年,他隨成吉思汗西征。蒙古軍打敗瞭西遼的殘餘力量,占領瞭今新疆東部和中部廣大地區,繼而越過忽章河(即今錫爾河),進至咸海以東,打敗瞭花刺子模的軍隊,控制瞭阿姆河上遊地區。1222年,蒙古軍全殲花刺子模新王的軍隊,1224年占領花刺子模全境(東至印度河,西南至底格裡斯河下遊)。郭寶玉征戰有功,被任為斷事官(斷事官:蒙古汗國管理政務的官職)。由於戰線過長,加之氣候不適應,蒙古軍隊東撤。東還途中,1226年郭寶玉因病卒於賀蘭山軍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