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王安國 臨川三王之一

王安國 臨川三王之一

本 名:王安國

字 號 :平甫

所處時代:中國北宋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江西省東鄉縣上池村

出生時間:1028年

去世時間:1074年

 王安國(1028-1074),字平甫,北宋臨川(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傢巷)人。王安石之弟,北宋政治傢、詩人。他自幼聰穎上進,雖未曾從師入學,但寫出的文章卻有條理。12歲時將其所寫的詩、銘、論、賦數十篇向人展示,觀者無不驚嘆其文采超群。他的《題滕王閣》一詩是在13歲時登滕王閣所作,詩中言盡而意不盡,極有韻味。從此,他的文章在士大夫和文人中流傳,並得到好評。而他也越奮發讀書,對詩文、詞賦更有所長。他雖然多次參加應試,但因仕籍糾葛,又不願倚仗其兄王安石之勢謀取功名,因而未能中第。

 為此,歐陽修曾有詩說:“自慚知子不能薦,白首胡為侍從官。”在參加茂才考試時,負責考選的官員將其所寫的文章列為第一,但未能參加進士考試。安國不但文才出眾,而且長期盡心盡力侍奉母親,廣結善友,是個出名的賢士。熙寧元年(1068年)經大臣--三司使韓琦舉薦,經神宗召試,賜進士及第,任西京國子監教授,教授西京國子。此時他已41歲,才從佈衣入仕。因是王安石胞弟,熙寧四年(1071年)任滿回京,神宗召見,詢問外界對王安石變法的反映。王安國對王安石變法不甚理解,頗有微詞,直說道:“恨之人不明,聚斂太急耳”!(外面說他用人不當,斂財太急瞭)。

 這與神宗的想法相悖,神宗不悅,未予重用,隻授予崇文院校書,後改為著作佐郎秘閣校理,世稱王校理。安國對變法由不理解到反對,因而對支持王安石變法的呂惠卿和曾佈也很有意見,當王安石勸他少沉溺於吹笛時,他則要其兄遠小人。呂惠卿對此非常氣憤,熙寧七年,趁王安石罷相,他任參知政事之機,借鄭俠以《流民圖》反對新法下獄事,認為王安國與鄭俠屬同黨,削職放歸鄉裡,“天下之人皆以為冤”。不久,朝廷決定再次起用他時,他卻不幸因病亡故。熙寧七年八月卒,年四十七。其後裔:曾孫王仕榮遷居臨川榮山鄉,曾孫王仕顯遷東鄉蒿源、浯溪一帶。

大印  閃婚  精微  最忠誠  滸莊  畫眼線  西莊鋪  馬門  逼尿肌反射  省醫  茶馬  虹膜炎  翠菊  愛道  墨子  北屯區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