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青棉花藤

青棉花藤

青棉花藤別名:紅棉花藤,猴頭藤,

青棉花藤簡介:青棉花藤,中藥名。為虎耳草科植物冠蓋藤PileostegiaviburnoidesHook.f.etThoms.的根。分佈於西南及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等地。具有祛風除濕,散瘀止痛,消腫解毒之功效。常用於腰腿酸痛,風濕麻木,跌打損傷,骨折,外傷出血,癰腫瘡毒。

青棉花藤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除濕,散瘀止痛,消腫解毒。

主治

用於腰腿酸痛,風濕麻木,跌打損傷,骨折,外傷出血,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泡酒。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

相關論述

1、《全國中草藥匯編》:“祛風除濕,散瘀止痛,接骨。主治腰腿酸痛,風濕麻木;外用治跌打損傷,骨折,外傷出血。”

2、《浙江藥用植物志》:“補腎接骨,活血散瘀,消腫解毒。治腎虛腰痛,風濕性關節炎,多發性膿腫,多年爛瘡。”

3、《福建藥物志》:“祛風行氣。”

青棉花藤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風濕關節痛:冠蓋藤根30g,豬腳250g。同煮後加酒酌量,服湯吃肉。(《福建藥物志》)

2、治婦女產後潮熱,腰痛腳酸,面黃肌瘦:(青棉花藤)根500g,白馬骨(茜草科六月雪)500g,金腰帶(豆科小槐花)根250g。同切細炒熟,再加黃酒250g,悶一夜。分成5劑,每日1劑,加水煎,沖紅糖、黃酒,早晚飯前各服1次。(《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3、治跌打損傷,骨折:(冠蓋藤)根或藤15-30g。水煎沖黃酒服。另用鮮根、藤搗爛敷於傷處,包紮固定。跌仆內傷者,可用藤、華山礬、連錢草各15g,丹參9g,加水3碗煎至1碗。頓服,3h後再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附註

尚有星毛冠蓋藤PileostegiatomentellaHand.-Mazz.又名:山枇杷《廣西藥用植物名錄》,在江西、湖南、廣西入藥,功效基本相同。分佈於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貴州等地。

青棉花藤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洗凈,切片,曬幹或鮮用。

青棉花藤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耳草科植物冠蓋藤。

形態特征

冠蓋蕨又名請棉花、大一枝花。常綠木質藤本,長達20m。莖粗約10cm,以氣生根攀援於樹幹或巖石上;小枝圓柱形,無毛,皮孔不明顯。葉對生,革質;葉柄長1-3cm;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5-6cm,寬1.2-2.5cm,先端漸尖或短尖,基部楔形,上面暗綠色,無毛,有光澤,下面淡綠色,無毛或被極少的星狀毛,全緣,稍反卷;主脈於上面略下凹,下面隆起;側脈6-8對。花兩性,圓錐花序頂生,長10-20cm,徑可達15cm,花序梗與花梗常無毛或被極疏的星狀毛;萼齒4-5,三角形;花瓣4-5,卵形,白色,上部連合成冠狀;雄蕊8-10,花絲彎曲呈波狀,花藥近球形;於房下位,花柱短,柱頭4-5裂。蒴果陀螺狀半球形,有縱肋,無毛。種子多數。花期6-7月,果期7-10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西南及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400-1300m的陰濕山谷、山坡巖石旁及雜灌林中。

菜鳥評審員  笑容滿面  梅杏  輪距  諧聲  羿昔落九烏  伏牛  霞皋村部  上部  腺苷脫氨酶  通下水道  東潘南  珊沁  紅藝村  騰谷苑  有魚有肉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