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柯樹皮

柯樹皮

柯樹皮別名:木奴,石櫟,青錫,栲樹,稠樹,

柯樹皮簡介:柯樹皮,中藥名。為殼鬥科石櫟屬植物柯樹Lithocarpus glaber( Thunb.) NakaiQuercus glabra Thunb.的樹皮。具有行氣,利水的功效。主治腹水腫脹。

柯樹皮功效作用

功能

行氣,利水。

主治

腹水腫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相關論述

《本草拾遺》:主大腹水病,取白皮作煎,令可丸,如梧桐子大,平旦(服)三丸,須臾又一丸。

柯樹皮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浮氣:采(柯樹)皮以水煮去滓,復煉候凝結,丸得為度。每朝空心飲下丸。浮氣水腫並從小便出。(《海藥本草》)

柯樹皮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刮去栓皮,鮮用或曬幹。

柯樹皮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殼鬥科石櫟屬植物柯樹。

形態特征

常綠喬木。樹皮青灰色,光滑:嫩枝被黃褐色柔毛,後漸光滑。葉互生,革質,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7-12cm ,寬2.5-4cm ,先端短尾狀鈍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光亮,下面灰白色,密被鱗毛,中脈在上面陷下,在下面顯現,側脈8對,在上畫不明顯,近邊緣處消失;葉柄長1-1.5cm 。花雌雄同株;花序頂生,被極密綿毛,雄花序為穗狀,長5-10cm 。花極密,花被6裂,外被毛,雄蕊10-12;雌花序長10-13cm ,花軸粗壯,花每3-5朵聚生,花柱3。殼鬥近無柄,呈平底的淺盤狀,高5-6mm,直徑達10mm,被覆瓦狀鱗片,鱗片細小,尖三角形,灰白色,相連成環,在殼鬥邊緣處更密。堅果外露,卵形。凸尖不顯著,底平,高1.5-2cm ,表面暗亦色,有光澤。花期8-10月。果期次年10月。

分佈區域

分佈浙江、江蘇、湖南、江西、福建、廣東、廣西等地。

生長環境

生長於山坡叢林間。

有跡  呼吸角  等後續  田格莊南  肇州縣  連帽衛衣  茄汁蝦仁  南橋鎮  兩行  楊太  市十幼  頭版  甲胎蛋白  真心真意  白塘景苑北  含晶細胞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