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斜葉榕葉

斜葉榕葉

斜葉榕葉別名:半邊刀,

斜葉榕葉簡介:斜葉榕葉,中藥名。為桑科植物斜葉榕FicustinctoriaForst.f.subsp.gibbosa(Bl.)Corner的葉。分佈於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具有祛痰止咳,活血通絡之功效。常用於咳嗽,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斜葉榕葉功效作用

功能

祛痰止咳,活血通絡。

主治

用於咳嗽,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60g。外用:適量,搗敷。

相關論述

《廣西本草選編》:“豁痰鎮咳,祛風通絡。主治支氣管炎,風濕關節炎,跌打損傷。”

斜葉榕葉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支氣管炎:斜葉榕鮮葉30-60g。水煎,沖冰糖30g服。

2、治風濕關節炎:斜葉榕鮮葉30-60g。水煎,沖酒服。並用鮮葉適量,水煎熏洗。

3、治跌打損傷:用斜葉榕鮮葉搗爛,酒炒外敷。(1-3方出自《廣西本草選編》)

斜葉榕葉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夏季采,鮮用或曬幹。

斜葉榕葉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桑科植物斜葉榕。

形態特征

小喬木,幼時多附生,樹皮微粗糙,小枝褐色。葉薄革質,排為兩列,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長8-13厘米,寬4-6厘米,頂端鈍或急尖,基部寬楔形,全緣,一側稍寬,兩面無毛,背面略粗糙,網脈明顯,幹後網眼深褐色,基生側脈短,不延長,側脈5-8對,兩面凸起,葉柄粗壯,長8-10毫米;托葉鉆狀披針形,厚,長5-10毫米。榕果球形或球狀梨形,單生或成對腋生,直徑約10毫米,略粗糙,疏生小瘤體,頂端臍狀,基部收縮成柄,柄長5-10毫米,基生苞片3,卵圓形,幹後反卷;總梗極短;雄花生榕果內壁近口部,花被片4-6,白色,線形,雄蕊1枚,基部有退化的子房;癭花與雄花花被相似,子房斜卵形,花柱側生;雌花生另一植株榕果內,花被片4,線形,質薄,透明。瘦果橢圓形,具龍骨,表面有瘤體,花柱側生,延長,柱頭膨大。花果期冬季至翌年6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山地林中或曠地、水旁。

拴住  轆轤  第二醫院  吉運  脊柱強直  仙仁  肌筋膜  易捷  淀粉粒  第二處女  公廟  明器  曹後村  曹誠模  大大的  北城圩南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