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黑風散

黑風散

黑風散別名:蛤仔藤,廣藤,小廣藤,上藤,鐵線轃,青藤,車線藤,

黑風散簡介:黑風散,中藥名。為防己科植物細圓藤Pericampylus glaucus(Lam.)Merr.Menispermum glaucum Lam.的藤莖和葉。具有清熱解毒,息風止痙,祛除風濕的功效。主治瘡瘍腫毒,咽喉腫痛,驚風抽搐,風濕痹痛,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黑風散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息風止痙,祛除風濕。

主治

瘡瘍腫毒,咽喉腫痛,驚風抽搐,風濕痹痛,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相關論述

1、《廣西藥植名錄》:“根:治毒蛇咬傷。”

2、《雲南中草藥選》:“藤:祛風鎮痙。”

黑風散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小兒驚風,破傷風:黑風散藤,一至二歲每用一至二錢;煎服;四至五歲每用三至五錢。煎服。(《雲南中草藥選》)

黑風散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

黑風散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莖、葉纏繞成束。莖細圓柱形,直徑2-4mm;表面黃棕色至灰棕色,具細縱棱,節部有分枝痕;幼莖被白色絨毛。質脆,斷面不平,木部黃白色,髓部白色或中空,皮部往往撕裂相連。氣微,味苦。葉多破碎或折疊。完整葉三角狀卵形至闊卵形,上面棕綠色,下面發綠色,被白色絨毛,掌狀脈多為5條,兩面突出,下面較明顯;葉柄近盾狀著生,被白色絨毛。紙質,易碎。氣微,味苦。顯微鑒別莖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切向延長,外壁增厚達12μm;非腺毛常見。皮層3-4列細胞。中柱鞘纖維與韌皮射線的石細胞群相間連接成波狀狀環,在凹波處外側常有一倒三角形的裂隙,隨莖增粗而擴大。韌皮部呈半圓形。木質部導管直徑達9μm,多單個散在。髓部發達。本品薄壁細胞含淀粉粒。葉表面觀:上表皮細胞垂周劈波狀彎曲;非腺毛眾多,多為2個細胞,長150-500μm,直徑10-20μm,頂端細胞特長。下表皮細胞較小,非腺毛與上表皮的相似,氣孔不定式。

黑風散植物學信息

形態特征

細圓藤,又名:蛤仔藤。攀援木質藤本,長10餘米。莖圓柱形,幼時綠色,被黃色柔毛,老時褐色,無毛,外皮稍粗糙,常有疣狀突起;單葉互生,卵狀三角形至三角形,長約10厘米,寬約6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心形;葉柄長2.5~3.5厘米,被絨毛或柔毛。雄花序2~4個簇生,長達8厘米,被疏柔毛;雄花外輪萼片3,內輪萼片6;花瓣6,雄蕊6;雌花有退化雄蕊,柱頭頂端2裂。核果近球形。

分佈區域

分佈雲南、廣東、廣西、湖南、福建、臺灣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雜木林中。

反腐倡廉  中間帶  蓋茨  海鳥  數據采集系  威猛  鐵幕  小祖  思源  曹集  珍瓏  劉大美人  母丁香  涉筆成趣  流沙  南魏莊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