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寬羽線蕨

寬羽線蕨

寬羽線蕨別名:九龍盤,一包金,骨碎補,

寬羽線蕨簡介:寬羽線蕨,中藥名。為水龍骨科植物寬羽線蕨Colysiselliptica(Thunb.)Chingvar.pothifoliaChing的根莖或全草。分佈於福建、臺灣、湖南、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具有祛風通絡,散瘀止痛之功效。常用於風濕腰痛,跌打損傷。

寬羽線蕨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通絡,散瘀止痛。

主治

風濕腰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

相關論述

1、《湖南藥物志》:“祛風,散瘀,止痛。(治)風濕腰痛,跌打損傷。”

2、《中國藥用孢子植物》:“補虛損,強筋骨。”

寬羽線蕨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風濕腰痛:寬羽線蕨根狀莖120g,蜘蛛抱蛋120g。酒浸半月後,適量服。(《湖南藥物志》)

2、治跌打損傷:寬羽線蕨根狀莖磨酒外搽,並適量內服。(《湖南藥物志》)

寬羽線蕨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洗凈,曬幹或鮮用。

寬羽線蕨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水龍骨科植物寬羽線蕨。

形態特征

植株高20-60厘米。根狀莖長而橫走,密生鱗片,隻具星散的厚壁組織,有時有極纖細的環形維管束鞘,根密生;鱗片褐棕色,卵狀披針形,長3.83(1.1-7.6)毫米,寬1.31(0.6-2.3)毫米,長寬比為3.06(1.43-5.5),頂端漸尖,基部圓形,邊緣有疏鋸齒。葉遠生,近二型;不育葉的葉柄長23.7(6.5-48.5)厘米,禾稈色,基部密生鱗片,向上光滑;葉片長圓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2(20-70)厘米,寬15(8-22)厘米,頂端圓鈍,一回羽裂深達葉軸;羽片或裂片6(3-11)對,對生或近對生,下部的分離,狹長披針形或線形,長9.6(4.5-15)厘米,寬1.2(0.3-2.2)毫米,頂端長漸尖,基部狹楔形而下延,在葉軸兩側形成狹翅,翅寬3(0-6)毫米,全緣或稍呈不明顯淺波狀;能育葉和不育葉近同形,但葉柄較長,羽片遠較狹或有時近等大;中脈明顯,側脈及小脈均不明顯;葉紙質,較厚,幹後稍呈褐棕色,兩面無毛。孢子囊群線形,斜展,在每對側脈間各排列成一行,伸達葉邊;無囊群蓋。孢子極面觀為橢圓形,赤道面觀為腎形。大小為(21.3-33.8)27.1微米x48(42.5-53.8)微米。單裂縫,裂縫長度為孢子全長的1/3-1/2。周壁表面具球形顆粒和缺刻狀刺。有時脫落,則表面光滑。

分佈區域

分佈於福建、臺灣、湖南、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林下濕地或巖石上。

犯罪手段  來港  軟著陸  瑞福  殘破不堪  變熱  卉原中學  履歷  衷情  竇小郢  下扁  硬斑病  莫南  法門  木瓜酶  管形成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