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藍天草

藍天草

藍天草別名:連天草,小肺經草,葉下青,

藍天草簡介:藍天草,中藥名。為水龍骨科植物褐葉線蕨Colysiswrightii(Hook.)Ching的全草。分佈於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等地。具有補肺鎮咳,散瘀止血,止帶之功效。常用於虛勞咳嗽,婦女血崩,白帶。

藍天草功效作用

功能

補肺鎮咳,散瘀止血,止帶。

主治

虛勞咳嗽,婦女血崩,白帶。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5g。

相關論述

《湖南藥物志》:“行氣祛瘀,鎮咳祛痰。(治)婦女虛勞咳嗽,痰幹不易咳,婦女紅崩白帶。”

藍天草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婦女虛勞咳嗽:萊氏線蕨3g,大肺經草3g,大血藤3g,小血藤3g,鵝毛筒6g,寶飯花3g,毛筒草3g,薯葉子3g。水煎服。痰幹不易咳,上方沖冷甜酒或蛋花服。(《湖南藥物志》)

2、治婦女紅崩、白帶:萊氏線蕨15g,算盤子果9g,小天青地白6g,葉下紅6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藍天草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洗凈,曬幹。

藍天草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水龍骨科植物褐葉線蕨。

形態特征

褐葉線蕨,又名萊氏線蕨。植株高20-50厘米。根狀莖長而橫走,密生鱗片,根密生;鱗片褐棕色,質薄,卵狀披針形,長3.16(1.4-6.2)毫米,寬0.73(0.2-1.2)毫米,長寬比4.48(2.79-7.79),頂端漸尖,邊緣有疏細鋸齒。葉遠生,葉柄短,長1-3厘米,或近無柄,基部疏生鱗片;葉片倒披針形,長20-35厘米,中部寬2-4.5厘米,頂端漸尖呈尾狀,向基部漸變狹並以狹翅長下延,邊緣淺波狀;葉脈明顯,葉軸上疏生鱗片,側脈斜展,小脈網狀,在每對側脈間有2行網眼,內藏小脈單一或分叉。葉薄草質,幹後褐棕色,葉背疏生小鱗片。孢子囊群線形,著生於網脈上,在每對側脈間排列成一行,從中脈斜出,直達葉邊,無囊群蓋,孢子囊群中有鱗片狀隔絲著生。孢子極面觀為橢圓形,赤道面觀為腎形。大小為(17.5-45)24微米X41.9(35-81.3)微米。單裂縫,裂縫長度為孢子全長的1/4-1/3。周壁表面具球形顆粒和缺刻狀刺。刺表面有顆粒狀物。

分佈區域

分佈於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林下溪谷邊陰濕巖石上。

碗蓮  廣漢  銀盞  這就  張各莊  祁川  我的心願  情采  鄉鎮企業局  體系結構  錦興路  田在  米溪村  旖旎風光  前宋巷  數百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