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草石蠶

草石蠶

草石蠶別名:石蠶,石奇蛇,石祁蛇,白伸筋,石伸筋,白毛巖蠶,巖蠶,老鼠尾,土知母,墻蛇,石蚯蚓,飛線蜈,

草石蠶簡介:草石蠶,中藥名。為骨碎補科植物圓蓋陰石蕨的根莖或全草。具有祛風除濕,清熱解毒的功效。主治風濕痹痛,濕熱黃疸,咳嗽,哮喘,肺癰,乳癰,牙齦腫痛,白喉,淋病,帶下,蛇傷。

草石蠶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除濕,清熱解毒。

主治

風濕痹痛,濕熱黃疸,咳嗽,哮喘,肺癰,乳癰,牙齦腫痛,白喉,淋病,帶下,蛇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全草0.5-1兩,根1-2兩;浸酒或焙幹研末。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註意事項

1、《泉州本草》:“因虛勞引致癱瘓者不可用。”

2、《閩東本草》:“臟寒者忌用。多服令人瀉。”

化學成分

全草含水蘇堿、膽堿、水蘇糖。

藥理作用

草石蠶所含之水蘇堿略有甜味,無甚藥理作用,口服後原形自小便排出。它能減慢蛙心的收縮頻率。蘇聯產同屬植物S.hetonicaeflora能增強妊娠後期及分娩後第1天的子宮收縮力,可用於婦產科。另一種S.rectaL.則有利膽作用。S.sylvaticaL.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鎮靜作用,並輕度降低血壓,顯著增強心臟收縮力,興奮子宮。

相關論述

1、《本草拾遺》:“根:浸酒除風破血;主溪毒,煮食之。”

2、《本草圖經》:“根:主走註風,散血止痛,其節亦堪單用,搗篩取末,酒溫服之。”

3、《生草藥性備要》:“根莖:祛風去濕。浸酒摔筋骨。”

4、《嶺南采藥錄》:“根:煅灰,沸水沖服。治哮喘,氣痛,肚痛;為末治蛇瘡。”

5、《江西民間草藥》:“根莖,治婦人黃白帶,濕熱黃疸,手腳拘攣骨節痛。”

6、《浙江民間草藥》:“根莖:善治風痹,止吐血。”

7、《泉州本草》:“全草:驅風鎮痙,退風濕熱,止痛解毒。治中風口眼沸保癱瘓,風濕性疼痛。”

8、《閩東本草》:“根莖:治喉蛾,白喉腫痛,牙齦腫痛,心煩,淋病;外敷手足脫臼。”

9、《廣西藥植名錄》:“根莖:治跌打,咳嗽;黃病,小兒疳積。”

10、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全草:祛風散濕,涼血利尿。治破傷風,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腰腿痛,腰肌勞損,血尿。”

11、《福建中草藥》:“根莖:清熱涼血,除濕通淋。治肺癰,乳癰,淋濁,便血,帶狀皰疹。”

草石蠶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風熱感冒:草石蠶全草二兩。煎水服。(《貴州草藥》)

2、治肺癆:草石蠶根四兩。燉豬肺常吃。(《貴州草藥》)

草石蠶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采後除去葉及須根,曬幹。或鮮用。

草石蠶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莖呈長條狀,扭曲,有時分枝,長5~25厘米不等,直徑約3~9毫米。表面密被膜質鱗片,灰白色至灰褐色,散生深棕色須狀根,並具少數除去葉柄及須根後的痕跡。質脆,易折斷,斷面棕色或綠色,可見點狀維管束,排列成一環。氣微,味淡。

草石蠶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骨碎補科植物圓蓋陰石蕨。

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3-23cm。根狀莖長而橫走,密被白棕色狹鱗片。葉遠生;葉柄長5-7.5cm,基部有關節;葉片三角形,長8-15cm,寬7-10cm,3-4次羽狀分裂;基部羽片最大,披針狀三角形,長5-8cm,寬5-7cm,其基部下向的2次小羽片最大,卵圓披針形,長2-5cm,寬1-1.5cm,其餘各對2次小羽片矩圓形,基部楔形,羽狀深裂,裂片鈍頭;葉亞革質,無毛。孢子囊群在葉緣之裡;囊群蓋圓形,僅基部附著。孢子期5-11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等地。產浙江、江蘇、廣東、江西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溪邊巖石上或樹上。

生長見習

對氣候要求不嚴,而以稍涼爽的氣候較好。土壤以肥沃、疏松的油砂土為宜。

繁殖方式

用塊莖繁殖。

栽培技術

在11月倒苗後至春季發芽前,隨挖隨栽。在整好的地上,開1.3m寬的畦,按行、株距各約25cm,開穴,深約7cm,每穴栽塊莖2-3個,蓋土3-4cm厚,每1hm2用塊莖300-375kg。田間管理出苗後,中耕除草、追肥2次,第1次在4月,第2次在5月,可施人畜糞水。6月地上莖高33cm時,可行摘心,促使塊莖生長。

則字  石棚山  郭悅  斷腿  枯燥  第一套房  主力  仙橋  急性心肌缺  楓楊  冰山雪蓮  思賢  軟骨移植術  板床  鄧傢組  朱青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