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山茶子

山茶子

山茶子別名:

山茶子簡介:山茶子,中藥名。為山茶科山茶屬植物紅山茶CamelliajaponicaL.、西南紅山茶C.pitardiiCoh.-St.、窄葉西南紅山茶C.pitardiiCoh.-St.var.yunnanicaSealy及滇山茶C.reticulataLindl.等的種子。植物紅山茶,原產我國東部,現全國各地常有栽培;植物西南紅山茶,分佈於我國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植物窄葉西南紅山茶,分佈於我國貴州、雲南等地;植物滇山茶,分佈於我國雲南。具有去污垢之功效。主治發多油膩。

山茶子功效作用

功能

去污垢。

主治

發多油膩。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研末摻。

山茶子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婦人發?山茶子研末,摻之。(《綱目》引《摘玄方》)

附註

山茶油,藥性同山茶子。功效潤膚解毒。主治湯火燙傷。外用:適量,塗患處。

山茶子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10月采成熟果實,取種子,曬幹。

山茶子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山茶科山茶屬植物紅山茶、西南紅山茶、窄葉西南紅山茶 及滇山茶等的種子。

形態特征

1、紅山茶,別名山茶《中國高等植物圖鑒》。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10米。樹皮灰褐色,幼枝棕色,無毛。單葉互生;葉柄長 8-15毫米;葉片革質,倒卵形或橢圓形,長5-10厘米,寬2.5-6厘米,先端漸尖而鈍,基部楔形,邊緣有細鋸齒,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兩面均無毛,葉幹後帶黃色。花兩性,單生或對生於葉腋或枝頂,大紅色,徑5-8厘米;萼片5,寬卵圓形,外被白色柔毛;花瓣5-7,栽培品種多重瓣,有白、淡紅等色,花瓣近圓形,先端有凹缺,基部稍連合;雄蕊多數,外側花絲基部連合,附著於花瓣基部,內側離生;子房上位,無毛,花柱先端3裂。蒴果近球形,徑2.2-3.2厘米,果皮厚,光滑無毛,室背開裂。種子近球形,有角棱,長l.8-2.5厘米,暗褐色。花期4-5月,果期9-10月。2、西南紅山茶,別名西南山茶《中國高等植物圖鑒》。灌木或小喬木,高達7米。單葉互生;葉柄長,帶紅色;葉片革質,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6.5-10厘米,寬2.2-3.5厘米,先端長尾狀,基部楔形,邊緣具粗鋸齒,葉脈在上下面均明顯。花兩性,薔薇紅色至白色,通常單獨頂生;小苞片及萼片9-10片,合生成杯狀總苞,長2-3厘米,外面有絨毛;花冠長3.5-5.5厘米,花瓣5-8,基部1-1.5厘米處附著於花絲上;雄蕊多數,長2-3厘米,外輪花絲下部1/2-2/3合生成肉質筒狀;子房上位,密生絨毛,花柱長2.5-3厘米,基部有絲狀柔毛,先端三淺裂。蒴果木質,球形,直徑3.5-5厘米,室背開裂。3、窄葉西南紅山茶,別名雲南野山茶。本種與上種極相似,主要區別為:本種幼枝和嫩葉通常被柔毛,葉頂端漸尖,葉基部楔形,邊緣細鋸齒較密,花淡紅色,苞片及萼片背部被褐色茸毛。4、滇山茶,灌木或小喬木,高至15米。葉互生;葉柄長8-15毫米;葉片倒卵形或橢圓形,長5-10米,寬2.5-6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有細鋸齒,葉脈網在葉上面清晰可見,葉幹後帶黃色。花單生或對生於葉腋或枝頂,大紅色,花瓣5-6個,栽培品均為重瓣,先端微凹;花絲無毛;子房無毛,花柱先端3裂。蒴果扁圓。

分佈區域

植物紅山茶,原產我國東部,現全國各地常有栽培;植物西南紅山茶,分佈於我國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植物窄葉西南紅山茶,分佈於我國貴州、雲南等地;植物滇山茶,分佈於我國雲南。

生長環境

西南紅山茶,生於海拔1000-2800米的山溝、水旁或疏林中。

細膩  錦業路丈八  委托書  路江夏  灌頭山  項傢窯  永定鎮  原體  楊甸  子善  環江  西錦  行滿  誠平  箱子  王蘇蘇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