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野高粱

野高粱

野高粱別名:假升麻,紅升麻,野澤蘭,水寒藥,水濱升麻,假淫羊藿,大藥片,活根,黃藥,毛腳桿升麻,

野高粱簡介:野高粱,中藥名。為虎耳草科植物溪畔落新婦AstilberivularisBuch.-Ham.exD.Don的根莖或全草。分佈於陜西、甘肅、河南、湖北、四川、雲南、西藏等地。具有活血散瘀,祛風除濕,行氣止痛之功效。用於風濕痹痛,跌打損傷,胃痛,黃水瘡。

野高粱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散瘀,祛風除濕,行氣止痛。

主治

用於風濕痹痛,跌打損傷,胃痛,黃水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浸酒。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相關論述

《雲南中草藥》:“行氣活血,活血散瘀。治慢性胃炎,跌打損傷,黃水瘡。”

野高粱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黃水瘡:(野高粱)根研末,香油調勻敷患處。(《雲南中草藥》)

野高粱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莖呈圓柱形,稍彎曲,長約11cm,直徑約2cm。表面黑褐色,基部生有多數疣狀突起,可見多數須根痕及殘存細根;上面莖基密生褐色鱗片和長柔毛。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粉性,紅棕色。氣微,味辛、澀。

全草皺縮。莖較粗,呈扁圓柱形,表面褐色至黑褐色,有褐色長腺柔毛。羽狀復葉多破碎,完整小葉片呈卵形或菱狀橢圓形,棕褐色,邊緣有重鋸齒;小葉柄與葉軸均被褐色長柔毛。圓錐花序,花序軸與花梗均被褐色卷曲腺柔毛。萼片4-5,卵形,近膜質,質脆;無花瓣。氣微,味辛、澀。

野高粱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虎耳草科植物溪畔落新婦。

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0.6-2.5米。莖被褐色長腺柔毛。二至三回羽狀復葉;葉軸與小葉柄均被褐色長柔毛;小葉片,頂生者菱狀橢圓形至倒卵形,側生者卵形,長4-14.5厘米,寬1.7-8.4厘米。基部偏斜狀心形、圓形至楔形,邊緣有重鋸齒,先端漸尖,腹面疏生褐色腺糙伏毛,背面沿脈具褐色長柔毛和腺毛。圓錐花序長41-42厘米,多花;花序分枝長1-18厘米;苞片3,近橢圓形,長1.1-1.4毫米,寬0.2-0.6毫米,全緣或具齒牙,邊緣疏生褐色柔毛;花梗長0.6-1.8毫米,與花序軸均被褐色卷曲腺柔毛;萼片4-5,近膜質,綠色,卵形、橢圓形至長圓形,長約1.2-1.5毫米,寬約1毫米,內面稍凹陷,外面略弓凸,無毛,單脈;無花瓣;雄蕊5-10(-12),長0.5-2.4毫米;雌蕊長約2毫米,心皮2,基部合生,子房近上位,花柱叉開。染色體2n=28。花果期7-11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陜西、甘肅、河南、湖北、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900-3200m的山谷水溝邊、林緣灌叢中或潮濕處。

鬥王  臺港路  順港樓  愁海無涯  中毒性肝炎  北水村  心灰意懶  大祝  意惹情牽  鄄城  陳堵村  瓊臺  接待站  鰲魚  我的高考  天藍苜蓿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