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鐵破鑼

鐵破鑼

鐵破鑼別名:猴兒七,白細辛,土黃連,白毛三七,定木香,太白黃連,黃三七,滇豆根,

鐵破鑼簡介:鐵破鑼,中藥名。為毛茛科鐵破鑼屬植物鐵破鑼Beesiacalthifolia(Maxim.)Ulbr.的根莖。植物鐵破鑼,分佈於我國雲南西北部,四川、貴州、廣西北部、湖南西部、湖北西部、陜西南部及甘肅南部,緬甸北部也有分佈。具有祛風,清熱,解毒之功效。主治風熱感冒,目赤腫痛,咽喉疼痛,風濕骨痛,外用治瘡癤,毒蛇咬傷。

鐵破鑼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清熱,解毒。

主治

風熱感冒,目赤腫痛,咽喉疼痛,風濕骨痛,外用治瘡癤,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藥理作用

1、淋巴細胞增殖作用:抑制由ConA誘導的T細胞增殖。

2、抑制微血管生成的作用。

3、對成骨細胞有抑制作用。

4、對鈣離子受體拮抗作用。

5、對醛糖還原酶抑制作用。

6、對NO合酶抑制作用。

相關論述

1、《貴州草藥》:“驅風散寒,除濕止痛。”

2、《陜西中草藥》:“清熱解毒,涼血,活血,消腫。主治目赤腫痛,咽喉疼。痢疾、關節疼痛。”

鐵破鑼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紅白痢,定木香、朱砂連各三錢,紅糖五錢。煨水服。(《貴州草藥》)

2、治關節疼痛,鐵破鑼、秦艽、五加皮各9g,石南藤12g。水煎服。(《萬縣中草藥》)

3、治牙痛,鐵破鑼、白茅根、並頭草、石膏各12g。水煎服。(《萬縣中草藥》)

鐵破鑼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根莖,去須根,洗凈,曬幹。

鐵破鑼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莖條狀,斜生,略扁,長可達十餘厘米,直徑3~7㎜,有數個分枝,節明顯,節間長0.5~1.2㎝,表面黃棕色至棕色,有縱直皺紋。根須多數,表面黃棕色至棕褐色。根莖肉色,易折斷,斷面黃棕色。氣微,味苦、辛。

鐵破鑼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毛茛科鐵破鑼屬植物鐵破鑼。

形態特征

根狀莖斜,長約達10厘米,粗3~7毫米。花葶高(14~)30~58厘米,有少數縱溝,下部無毛,上部花序處密被開展的短柔毛。葉2~4,長(7~)18~35厘米;葉片腎形,心形或心狀卵形,長(1.5~)4.5~9.5厘米,寬(1.8~)5.5~16厘米,頂端圓形,短漸尖或急尖,基部深心形,邊緣密生圓鋸齒(鋸齒頂端具短尖),兩面無毛,稀在背面沿脈被短柔毛;葉柄長(5.5~)10~26厘米,具縱溝,基部稍變寬,無毛。花序長為花葶長度的1/6~1/4,寬1.5~2.5厘米;苞片通常鉆形,有時披針形,間或匙形,長1~5毫米,無毛;花梗長5~10毫米,密被伸展的短柔毛;萼片白色或帶粉紅色,狹卵形或橢圓形,長3~5(~6~8)毫米,寬1.8~2.5(~3)毫米,頂端急尖或鈍,無毛;雄蕊比萼片稍短,花藥直徑約0.3毫米;心皮長2.5~3.5毫米,基部疏被短柔毛。蓇葖長1.1~1.7厘米,扁,披針狀線形,中部稍彎曲,下部寬3~4毫米,在近基部處疏被短柔毛,其餘無毛,約有8條斜橫脈,喙長1~2毫米;種子長約2.5毫米,種皮具斜的縱皺褶。5~8月開花。

分佈區域

分佈於我國雲南西北部,四川、貴州、廣西北部、湖南西部、湖北西部、陜西南部及甘肅南部,緬甸北部也有分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400~3500米間山地谷中,林下陰濕處。

鹿鞭  上柏樹  有教師資格  馬神廟  鄭坂  大力宣傳  朱宿  金山鴻雁  潘金蓮  臨黃  堆山堡  露珠草  大元頭  先結婚後戀  修造廠  三合堂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