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山韭菜

山韭菜

山韭菜別名:長生草,不死草,野韭菜,野麥冬,書帶草,黑花野韭,黑花韭,

山韭菜簡介:山韭菜,中藥名。為百合科蔥屬植物多星韭AlliumwallichiiKunth的全草。植物多星韭,分佈於我國西南及湖南、廣西、西藏等地。具有活血散瘀,祛風止癢之功效。主治跌打損傷,刀槍傷,蕁麻疹,牛皮癬,漆瘡。

山韭菜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散瘀,祛風止癢。

主治

跌打損傷,刀槍傷,蕁麻疹,牛皮癬,漆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相關論述

《滇南本草》:“四時常青,不畏霜雪,不落葉,作盆景佳。”

山韭菜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跌打損傷,山韭菜、見血飛各10g,水煎服。(《中國天然藥物彩色圖集》)

2、治蕁麻疹,山韭菜10g,蛇倒退15g,水煎服。(《中國天然藥物彩色圖集》)

3、治漆瘡,山韭菜10g,銀花藤15g,水煎服。(《中國天然藥物彩色圖集》)

附註

本品做菜食可健脾養血,強筋壯骨。

山韭菜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

山韭菜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百合科蔥屬植物多星韭。

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鱗莖圓柱狀不顯著,具稍粗的根;鱗莖外皮黃褐色,片狀破裂或呈纖維狀,有時近網狀,內皮膜質,僅頂端破裂。葉狹條形至寬條形,具明顯的中脈,比花葶短或近等長,長2-20厘米。花葶三棱狀柱形,具3條縱棱,有時棱為狹翅狀,高10-100厘米,下部被葉鞘;總苞單側開裂。或2裂,早落;傘形花序扇狀至半球狀,具多數疏散或密集的花;小花梗近等長,比花被片長2-4倍;無小苞片;花紅色、紫紅色、紫色至黑紫色,星芒狀開展;花被片長圓形至狹長圓狀橢圓形,花後反折,先端鈍或凹缺,等長,長5-9毫米,寬1.5-2毫米;花絲等長,錐形,比花被片略短或近等長,基部合生並與花被片貼生;子房倒卵狀球形,具3圓棱,基部不具凹陷的蜜穴,花柱比子房長。花、果期7-9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我國西南及湖南、廣西、西藏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300-4800米的濕潤草坡、林緣、灌叢下或溝邊。

圍困  譚墅  新系列  路川治路  小馬丁  氫原子  交巡警  五臘  三街  羊膜腔穿刺  大壕站  跟隨著  和風細雨  籃球隊  峭角廟  鄭玄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