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心葉黃花仔

心葉黃花仔

心葉黃花仔別名:吸血草,白癡頭婆,索仔草,娃兒草,小桐麻,大黃花母,生毛英仔草,軟枝虱母頭,生毛虱母頭,小號山膠播,圓葉金,午時花,圓葉咳血草,黃花少四味,倒地麻,大花黃花稔,心葉拔毒散,

心葉黃花仔簡介:心葉黃花仔,中藥名。為錦葵科植物心葉黃花稔SidacordifoliaL.的全草。分佈於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雲南等地。具有清熱利濕,止咳,解毒消癰之功效。常用於濕熱黃疸,痢疾,泄瀉,淋病,發熱咳嗽,氣喘,癰腫瘡毒。

心葉黃花仔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利濕,止咳,解毒消癰。

主治

用於濕熱黃疸,痢疾,泄瀉,淋病,發熱咳嗽,氣喘,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鮮根30-60g;或研末;外用:適量,鮮葉搗爛敷。

藥理作用

1、抗炎、鎮痛作用。

2、其他作用:降低血糖作用。

相關論述

《四川常用中草藥》:“散寒,止咳。治小兒風寒,發熱咳嗽,氣喘。”

心葉黃花仔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坐馬癰:鮮吸血草葉適量,活蝸牛帶殼6-7個。共搗爛敷患處,每日換1-2次。

2、治膿腫不易出膿作痛:鮮吸血草葉適量,洗凈,搗爛敷。如瘡較大者,可加三黃末或葉下紅和搗塗患處。(1-2方出自《閩南民間草藥》)

心葉黃花仔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去泥沙,除去雜質,切碎,鮮用或曬幹。

心葉黃花仔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錦葵科植物心葉黃花稔。

形態特征

直立亞灌木,高約1米;小枝密被星狀柔毛並混生長柔毛,毛長3毫米。葉卵形,長1.5-5厘米,寬1-4厘米,先端鈍或圓,基部微心形或圓,邊緣具鈍齒,兩面均密被星狀柔毛,下面脈上混生長柔毛;葉柄長1-2.5厘米,密被星狀柔毛和混生長柔毛;托葉線形,長約5毫米,密被星狀柔毛。花單生或簇生於葉腋或枝端,花梗長5-15毫米,密被星狀柔毛和混生長柔毛,上端具節;萼杯狀,裂片5,三角形,長5-6毫米,密被星狀柔毛並混生長柔毛;花黃色,直徑約1.5厘米,花瓣長圓形,長6-8毫米;雄蕊柱長約6毫米,被長硬毛。蒴果直徑6-8毫米,分果爿10,頂端具2長芒,芒長3-4毫米,突出於萼外,被倒生剛毛;種子長卵形,頂端具短毛。花期全年。

分佈區域

分佈於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雲南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灌叢間或路旁草叢中。

北莆子北口  外環線  筋膜炎  北回歸線  劉昱晗  金屬鈉  華安證券  弱者  夜遊神  實用技巧  切牙孔  濮傢新  一座  岐洲  轉悲為喜  弊端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