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西藏土連翹

西藏土連翹

西藏土連翹別名:土連翹,

西藏土連翹簡介:西藏土連翹,中藥名。為藤黃科植物美麗金絲桃HypericumbellumLi的果實。分佈於雲南、西藏等地。具有清濕熱,驅蛔,止癢之功效。用於肝炎,痢疾,口瘡,蛔蟲腹痛,口瘡,皮膚瘙癢。

西藏土連翹功效作用

功能

清濕熱,驅蛔,止癢。

主治

用於肝炎,痢疾,口瘡,蛔蟲腹痛,口瘡,皮膚瘙癢。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煎水含漱或外洗。

相關論述

《西藏常用中草藥》:“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涼血止血,殺蟲止癢。主治急、慢性肝炎,感冒,痢疾,口腔炎,蛔蟲,皮炎等癥。”

西藏土連翹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間日瘧、惡性瘧、感冒、高熱、咳嗽痰多:樹皮五錢至一兩。

2、治關節紅腫、無名腫毒:鮮葉適量搗爛外包。(1-2方出自《雲南中草藥續集》)

西藏土連翹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8-9月采收果實,曬幹。

西藏土連翹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藤黃科植物美麗金絲桃 。

形態特征

灌木,高0.3-1.5米,通常形成矮灌叢,有密集的直立或拱彎的枝條。莖紅至橙色,初時具4縱線棱及略為兩側壓扁,很快呈圓柱形;節間長1-8厘米,通常等於或長於葉;皮層灰褐色。葉具柄,葉柄長0.5-2.5毫米;葉片卵狀長圓形或寬菱形至近圓形,長1.5-6.5厘米,寬0.7-4.3厘米,先端鈍形至圓形或微凹,通常具小尖突,基部多少呈寬楔形或圓形至截形或近心形,邊緣平坦或波狀,堅紙質,上面綠色,下面淡綠或蒼白色,主側脈3-4對,上方者不明顯近邊緣生,中脈上方分枝不明顯,有或顯然無多少分明而稀疏的第三級脈網,腹腺體無或多少密生,葉片腺體點狀及短條紋狀.花序具1-7花,自莖頂端第1節生出,近傘房狀,稀在其下方的一些節上生出花枝;花梗長0.3-1.4厘米(結果時長達3厘米);苞片葉狀至狹橢圓形,宿存至凋落。花直徑2.5-3.5厘米,杯狀;花蕾寬卵珠形,先端鈍形至圓形。萼片離生,在花蕾及結果時直立,狹橢圓形至倒卵形,長3-9毫米,寬2.5-6毫米,先端圓形或偶有近具小尖突,邊緣全緣或有細的嚙蝕狀小齒且常呈幹膜質,中脈稀明顯,小脈不顯著,腺體約12,線形。花瓣金黃色至奶油黃色或稀為暗黃色,無紅暈,內彎,寬至狹的倒卵形,長1.5-2.5(-3)厘米,寬l.1-2.1厘米,邊緣全緣,有近頂生的小尖突,小尖突先端圓形。雄蕊5束,每束有雄蕊25-65枚,最長者長6-l0(-11)毫米,長約為花瓣的1/3-2/(-3/5),花藥深黃色。子房寬至狹的卵珠形,長4-6毫米,寬3-3.5毫米;花柱長3-6毫米,長約為子房的3/5至與其相等,離生,近直立至略叉開,近頂端外彎;柱頭小。蒴果寬至狹的卵珠形,長1-1.5厘米,寬0.6-1厘米,常具皺。種子深紅褐色,狹圓柱形,長0.8-1毫米,多少有龍骨狀突起,有淺的梯狀網紋。花期6-7月,果期8-9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雲南、西藏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100-3300m的山坡草地、林緣及灌叢中。

崗河頭  龍蜥  舊國  汪甲  胞衣  裝好  流程圖  開顯  拍案驚奇  荷花酥  保志  正當  發展合作  河南一  學習動力  錫錠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