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新木薑子

新木薑子

新木薑子別名:

新木薑子簡介:新木薑子,中藥名。為樟科植物金毛新木薑子Neolitseaaurata(Hayata)Koidz.或浙江新木薑子Neolitsezaurata(Hayata)Koidz.var.chekizngensis(Nakai)YangetP.H.Huang的根或樹皮。金毛新木薑子分佈於江蘇、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及雲南等地;浙江新木薑子分佈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及福建等地。具有行氣止痛,利水消腫之功效。常用於脘腹脹痛,水腫。

新木薑子功效作用

功能

行氣止痛,利水消腫。

主治

用於脘腹脹痛,水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根9-30g,樹皮9-12g;或研末沖服。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匯編》:“理氣止痛,消腫。治胃脘脹痛,腹痛,水腫。”

新木薑子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胃脘脹痛:新木薑子樹皮研粉,早飯前黃酒吞服9-12g。

2、治水腫:新木薑子根30g,和豬肉、黃酒煎服。(1-2方出自《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新木薑子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洗凈,鮮用,或切段曬幹。

新木薑子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樟科植物金毛新木薑子或浙江新木薑子。

形態特征

金毛新木薑子:小喬木,高3-6米,胸徑達20厘米。一年生枝條近圓柱形,灰褐色,具細縱條紋,密被微柔毛,當年生枝多少具棱角,黃褐色,具細縱條紋,密被金黃色長柔毛。頂芽卵珠形,鱗片外面密被金黃色長柔毛。葉互生,3-5片聚生於枝梢,橢圓狀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7.5-13.5厘米,寬2.5-4.5厘米,先端尾狀漸尖,尖頭長約1.5厘米,鈍形,基部急尖,革質,上面幹時黃褐色,老時無毛或僅沿中脈及側脈殘存有金黃色長柔毛,其餘無毛,下面幹時呈蒼白色,全面密被金黃色長柔毛,老時毛被遲脫落,離基三出脈,側脈1對,自葉基3-8毫米處生出,斜展,中部以上略弧曲,延至葉端處漸消失,向葉緣一側有6-9條弧曲狀小支脈,中脈、側脈兩面突起,橫脈兩面明顯;葉柄長1-2厘米,具溝槽,被微柔毛。雌、雄花未見。果序傘形,腋生;每一果序有果(3)6-8;果卵圓形,長9毫米,直徑5毫米,先端具小尖突;果梗長達7毫米,頂端略增粗,密被黃色長柔毛。果期6月。浙江新木薑子:喬木,高達14米,胸徑達18厘米;樹皮灰褐色。幼枝黃褐或紅褐色,有銹色短柔毛。頂芽圓錐形,鱗片外面被絲狀短柔毛,邊緣有銹色睫毛。葉互生或聚生枝頂呈輪生狀,長圓形、橢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或長圓狀倒卵形,長8-14厘米,寬2.5-4厘米,先端鐮刀狀漸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革質,上面綠色,無毛,下面密被金黃色絹毛,但有些個體具棕紅色絹狀毛,離基三出脈,側脈每邊3-4條,最下一對離葉基2-3毫米處發出,中脈與側脈在葉上面微突起,在下面突起,橫脈兩面不明顯,葉柄長8-12毫米,被銹色短柔毛。傘形花序3-5個簇生於枝頂或節間;總梗短,長約1毫米;苞片圓形,外面被銹色絲狀短柔毛,內面無毛;每一花序有花5朵;花梗長2毫米,有銹色柔毛;花被裂片4,橢圓形,長約3毫米,寬約2毫米,外面中肋有銹色柔毛,內面無毛;能育雄蕊6,花絲基部有柔毛,第三輪基部腺體有柄;退化子房卵形,無毛。果橢圓形,長8毫米;果托淺盤狀,直徑3-4毫米;果梗長5-7毫米,先端略增粗,有稀疏柔毛。花期2-3月,果期9-10月。

分佈區域

金毛新木薑子:分佈於江蘇、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及雲南等地。浙江新木薑子:分佈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及福建等地。

生長環境

金毛新木薑子:生於山坡林緣或雜木林中。浙江新木薑子:生於山地雜林中。

華清池  欄學路樂鄉  草沉香  上很  許昌縣  滬坑  中溪橋  東北隅  錢徐村  銹斑  西牛一街  除暴安良  敦煌  篇首  陪著  使其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