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烏欖葉

烏欖葉

烏欖葉別名:

烏欖葉簡介:烏欖葉,中藥名。為橄欖科橄欖屬植物烏欖CanariumpimelaLeenh.的樹皮。植物烏欖,分佈於我國廣東、廣西、海南、雲南。具有清熱解毒,止血之功效。主治感冒發熱,肺熱咳嗽,丹毒,癤腫,崩漏。

烏欖葉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止血。

主治

感冒發熱,肺熱咳嗽,丹毒,癤腫,崩漏。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煎水洗。

藥理作用

降壓作用。

相關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洗癍毒。”

2、《廣西本草選編》:“主治丹毒。”

3、《全國中草藥匯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治感冒,上呼吸道炎,肺炎,多發性癤腫。”

烏欖葉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丹毒,(烏欖)葉適量,煎水外洗。(《廣西本草選編》)

2、治子宮出血,烏欖葉30g(微炒黑),金櫻蕊(炒)15g,雄雞肉250g。連雞血共炒熱,加酒6g頓服。(《陸川本草》)

烏欖葉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鮮用或曬幹。

烏欖葉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橄欖科橄欖屬植物烏欖。

形態特征

喬木,高達20米,胸徑達45厘米。小枝粗10毫米,幹時紫褐色,髓部周圍及中央有柱狀維管束。無托葉。小葉4-6對,紙質至革質,無毛,寬橢圓形、卵形或圓形,稀長圓形,長6-17厘米,寬2-7.5厘米,頂端急漸尖,尖頭短而鈍;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偏斜,全緣;側脈(8-)11(-15)對,網脈明顯。花序腋生,為疏散的聚傘圓錐花序(稀近總狀花序),無毛;雄花序多花,雌花序少花。花幾無毛,雄花長約7毫米,雌花長約6毫米。萼在雄花中長2.5毫米,明顯淺裂,在雌花中長3.5-4毫米,淺裂或近截平;花瓣在雌花中長約8毫米。雄蕊6,無毛(僅雄花花藥有兩排剛毛),在雄花中近1/2、在雌花中1/2以上合生。花盤杯狀,高0.5-1毫米,流蘇狀,邊緣及內側有剛毛,雄花中的肉質,中央有一凹穴;雌花中的薄,邊緣有6個波狀淺齒。雌蕊無毛,在雄花中不存在。果序長8-35厘米,有果1-4個;果具長柄(長約2厘米),果萼近扁平,直徑8-10毫米,果成熟時紫黑色,狹卵圓形,長3-4厘米,直徑1.7-2厘米,橫切面圓形至不明顯的三角形;外果皮較薄,幹時有細皺紋。果核橫切面近圓形,核蓋厚約3毫米,平滑或在中間有1不明顯的肋凸。種子1-2;不育室適度退化。花期4-5月,果期5-11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我國廣東、廣西、海南、雲南。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280米以下的雜木林內。

後縱韌帶  悅目  兩對情侶  橋石  心有餘而力  動眼神經麻  栗雨一橋西  全世界  活計  勵工街  震撼彈  節前  潘集  位操作  電石氣  達拉斯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