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苡芭菊

苡芭菊

苡芭菊別名:老鼠腳跡,地胡椒,大鵝不食,鵝不食草,拳頭菊,

苡芭菊簡介:苡芭菊,中藥名。為菊科植物球菊EpaltesaustralisLess.的全草。分佈於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及雲南等地。具有祛瘀止痛,通鼻竅,止咳,解毒殺蟲之功效。常用於跌打損傷,目赤腫痛;亦可用於風寒頭痛,咳嗽痰多,鼻塞不通,鼻淵流涕。

苡芭菊功效作用

功能

祛瘀止痛,通鼻竅,止咳,解毒殺蟲。

主治

跌打損傷,目赤腫痛;亦可用於風寒頭痛,咳嗽痰多,鼻塞不通,鼻淵流涕。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

相關論述

1、《陸川本草》:“去瘀、止痛。治跌打腫痛,天行赤眼。”

2、《廣西藥植名錄》:“止血理氣。治內傷,功近石胡萎。”

苡芭菊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赤眼腫痛:苡芭菊、田基黃、犁頭草各9g。搗敷合谷穴,左眼痛敷右,右眼痛敷左。(《陸川本草》)

苡芭菊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

苡芭菊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莖自基部分枝,幾為木質,無毛。葉互生,呈倒卵形或三角狀倒卵形,先端圓鈍而有尖齒。頭狀花序,果呈圓柱狀。

苡芭菊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菊科球菊屬球菊。

形態特征

一年生草本。莖枝鋪散或匍匐狀,長6-20厘米,徑2-3毫米,基部多分枝,有細溝紋,無毛或被疏粗毛,節間長約1厘米。葉無柄或有長達5-7毫米的短柄,葉片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1.5-3厘米,寬5-11毫米,基部長漸狹,頂端鈍,稀有短尖,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鋸齒,無毛或被疏柔毛,中脈在上面明顯,在下面略凸起,側脈2-3對,極細弱,網脈不明顯。頭狀花序多數,扁球形,徑約5毫米,無或有短花序梗,側生,單生或雙生;總苞半球形,徑5-6毫米,長約3毫米;總苞片4層,綠色,幹膜質,無毛;外層卵圓形,長1.5毫米,頂端渾圓,內層倒卵形至倒卵狀長圓形,長約2毫米,頂端鈍或略尖;花托稍凸,無毛。雌花多數,長約1毫米,簷部3齒裂,有疏腺點。兩性花約20朵,長約2毫米,花冠圓筒形,簷部4裂,裂片三角形,頂端略鈍,有腺點;雄蕊4個。瘦果近圓柱形,有10條棱,長約1毫米,有疣狀突起,頂端截形,基部常收縮,且被疏短柔毛。無冠毛。花期3-6月,9-11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及雲南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旱田或曠野沙地中。

福山縣  南梅  杏胡臺  陳明  傳為佳話  電視卡  寸有所長  墨鬥  竹北市  金魚  下三合  眼突  沒皮沒臉  防水層  韓窪村  李村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