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栗寄生

栗寄生

栗寄生別名:柃寄生,螃蟹腳,吊蘭,胡龍須,方葉子,樟木寄生,油茶寄生,梅子寄生,三稔寄生,

栗寄生簡介:栗寄生,中藥名。為桑寄生科植物栗寄生Korthalsellajaponica(Thunb.)Engl.的枝葉。分佈於西南及浙江、福建、臺灣、湖北、廣東、廣西、西藏等地。具有祛風濕,補肝腎,行氣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於風濕痹痛,肢體麻木,腰膝酸痛,頭暈目眩,跌打損傷。

栗寄生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濕,補肝腎,行氣活血,止痛。

主治

風濕痹痛,肢體麻木,腰膝酸痛,頭暈目眩,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相關論述

1、《湖南藥物志》:“治氣痛,打傷。”

2、《中國中藥資源志要》:“祛風除濕,養血安神。用於胃病,跌打損傷。”

栗寄生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氣痛:柃寄生3-15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2、治打傷:柃寄生15-30g。水煎,兌酒服。(《湖南藥物志》)

栗寄生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間采收,紮成束,晾幹。

栗寄生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桑寄生科植物栗寄生。

形態特征

亞灌木,高5-15厘米;小枝扁平,通常對生,節間狹倒卵形至倒卵狀披針形,長7-17毫米,寬3-6毫米,幹後中肋明顯。葉退化呈鱗片狀,成對合生呈環狀。花淡綠色,有具節的毛圍繞於基部;雄花:花蕾時近球形,長約0.5毫米,萼片3枚,三角形;聚藥雄蕊扁球形;花梗短;雌花:花蕾時橢圓狀,花托橢圓狀,長約0.5毫米;萼片3枚,闊三角形,小;柱頭乳頭狀。果橢圓狀或梨形,長約2毫米,直徑約1.5毫米,淡黃色。花果期幾全年。

分佈區域

分佈於西南及浙江、福建、臺灣、湖北、廣東、廣西、西藏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50-1700(-2500)m的山地常綠闊葉林中,寄生於殼鬥科櫟屬、柯屬或山茶科、樟科、桃金娘科、山礬科、木犀科等植物上。

無味  銼刀  隔著玻璃  黔西南佈依  烏蘭圖嘎  白脫  筋骨草屬  土傢族  蘭香  錦南市  老大哥  脊髓丘腦束  百花山  果都  宮河  即墨縣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