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瓣蕊唐松草

瓣蕊唐松草

瓣蕊唐松草別名:唐松草,馬尾黃連,腎葉唐松草,

瓣蕊唐松草簡介:瓣蕊唐松草,中藥名。為毛茛科唐松草屬植瓣蕊唐松草 Thalictrum petaloideum L.T.petaloideum L.var.latifoliolatum kitag.的根及根莖。秋季采挖,去凈泥土,鮮用或曬幹。具有清熱,燥濕,解毒的功效。主治濕熱瀉痢,黃疸,肺熱咳嗽,目赤腫痛,癰腫瘡癤,滲出性皮炎。

瓣蕊唐松草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燥濕,解毒。

主治

濕熱瀉痢,黃疸,肺熱咳嗽,目赤腫痛,癰腫瘡癤,滲出性皮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研末撒,或鮮品搗敷。

註意事項

虛寒證慎服。

化學成分

根莖含生物堿:小檗堿,隱品堿藥根堿,木蘭花堿。

相關論述

1、《內蒙古中草藥》:“健脾消食,清肝明目,清熱解毒主治黃疸肝炎,胃痛,腹瀉,消化不良,結膜炎,小兒熱證及痘疹不出。”

2、《青藏高原藥物圖鑒》:“治肺炎、癰疽、瘡癤、麻瘋病;外用止血。”

瓣蕊唐松草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赤白痢疾:馬尾黃連9g,馬齒莧15g。水煎服。(《寧夏中草藥手冊》)

2、治黃疸型肝炎:馬尾黃連9g。水煎服,日服2次《內蒙古中草藥》

3、治風寒感冒,頭痛無汗:唐松草12g,荊芥6g,防風g,生薑2片,大棗3枚。水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

4、治小兒高熱,角弓反張:瓣蕊唐松草1.5-1.8g。水煎服。(《西寧中草藥》)

5、治腫毒:瓣蕊唐松草鮮根搗爛,攤佈包敷患處,日換1次,連敷2-3次即愈。(《銀川中草藥驗方、新醫療法手冊》)

6、治癰腫瘡癤:馬尾黃連9g、蒲公英30g。水煎服,(《寧夏中草藥手冊》)

7、治滲出性皮炎(浸淫瘡):瓣蕊唐松草焙幹研末,取適量,撒佈患處或與松花粉各等分同用。如撒後患處幹燥起裂,可用香油調敷。(《河北中藥手冊》)

瓣蕊唐松草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挖,除去莖葉及泥土,切段,曬幹備用。

瓣蕊唐松草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莖極短。須根較稀疏,長3-5cm,直徑1-1.2mm;表面褐色,具數條細縱棱;質脆,易折斷。氣微,味稍甜,嚼之粘牙。

瓣蕊唐松草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毛茛科唐松草屬植瓣蕊唐松草。

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0-80cm。全株無毛。莖直立,上部分枝。葉互生;葉柄長達10cm,基部有;葉為三至四回三出復葉或羽狀復葉;小葉草質,倒卵形、菱形或腎狀圓形,長3-12mm,寬2-15mm,先端鈍,基部圓楔形或楔形,3淺裂或3深裂,裂片全緣;小葉柄長5-7mm。復單歧聚傘花序傘房狀;花兩性,花梗長0.5-3cm;萼片4,花瓣狀,卵形,長3-5mm,白色,早落;花瓣無;雄蕊多數,長5-12mm,花絲上部比花藥寬,基部狹窄,花藥狹長圓形,先端鈍;心皮4-13,無柄,花柱短,柱頭生於腹面。瘦果卵形,長4-6mm,有8條縱肋。花期6-7月,果期7-9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華北、東北及安徽、河南、四川、陜西寧夏、甘肅、青海。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500-3000m的山坡草地。

你不要  氣可鼓而不  岑夫子  身外之物  西延  不疾不徐  仰忠  腎寶  齊東野語  東北蛇葡萄  雲傢  手提包  罪業  女伯爵  石剛  經發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