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絲茅七

絲茅七

絲茅七別名:鴉蔥,茅草細辛,毛草七,倒紮草根,倒紮花,條參,水防風,仙茅參,豬尾巴,羊奶子,水風,獨腳茅草,黃花地丁,

絲茅七簡介:絲茅七,中藥名。為菊科植物白莖鴉蔥ScorzoneraalbicaulisBunge的根。分佈於東北、華北、華東、西南、中南及陜西、寧夏等地。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散瘀之功效。用於風熱感冒,癰腫疔毒,帶狀皰疹,月經不調,乳少不暢,跌打損傷。

絲茅七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涼血散瘀。

主治

用於風熱感冒,癰腫疔毒,帶狀皰疹,月經不調,乳少不暢,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取莖中白汁塗。

相關論述

《內蒙古中草藥》:“清熱解毒,消炎,通乳。治疔毒惡瘡,乳癰,外感風熱。”

絲茅七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咳嗽,跌打損傷,皮膚癰瘍和急性胃腸炎腹痛等。

相關配伍

1、治帶狀皰疹:鮮品折斷,取乳汁外搽。(《青島中草藥手冊》)

2、治跌打損傷,月經倒行:倒紮草根9-15g。蒸酒服。(《貴州民間藥物》)

3、治扁平疣:取鴉蔥白乳漿,外塗疣上,不要洗掉,每日塗換1次,數日後自行脫落。(《東北藥用植物》)

4、治肺結核:細葉鴉蔥適量,煮大棗。每日食棗3粒,久服有效。

5、治乳汁不足:細葉鴉蔥30g,王不留行24g,黃花菜根30g。水煎服。每日服1次,連服3天。(4-5方出自《內蒙古中草藥》)

絲茅七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挖,洗凈,鮮用或曬幹,或蒸後曬幹。

絲茅七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長圓形,肉質,長5-10cm,直徑1-1.5cm,鮮時橫切面白色,並有乳汁流出。幹後表面褐色或棕黑色,縱橫皺縮不平,有時呈剝裂狀,頂端常有莖葉殘基。氣微,味微甘。

絲茅七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菊科植物白莖鴉蔥。

形態特征

白莖鴉蔥又名:毛管草、華北鴉蔥、箭頭草、細葉鴉蔥。多年生草本,高達120厘米。根圓柱狀或倒圓錐狀,直徑達1.8厘米。莖單生或少數莖成簇生,上部傘房狀或聚傘花序狀分枝,全部莖枝被白色絨毛,但在花序脫毛,莖基被棕色的殘鞘。基生葉與莖生葉同形,線形、寬線形或線狀長橢圓形,寬0.3-2厘米,邊緣全緣,極少有淺波狀微齒,兩面光滑無毛,3-5出脈,兩面明顯,基生葉基部鞘狀擴大,抱莖。頭狀花序在莖枝頂端排成傘房花序,花序分枝長或排成聚傘花序而花序分枝短或長短不一。總苞圓柱狀,花期直徑1厘米,果期直徑增大;總苞片約5層,外層三角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8毫米,寬約4毫米,中內層橢圓狀披針形、長橢圓形至寬線形。全部總苞片被薄柔毛,但果期稀毛或無毛,頂端急尖或鈍。舌狀小花黃色。瘦果圓柱狀,長2.1厘米,有多數高起的縱肋,無毛,無脊瘤,向頂端漸細成喙狀。冠毛污黃色,其中3-5根超長,超長冠毛長達2.4厘米,非超長冠毛剛毛長達1.8厘米,全部冠毛大部羽毛狀,羽枝蛛絲毛狀,上部為細鋸齒狀,基部連合成環,整體脫落。花果期5-9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東北、華北、華東。西南、中南及陜西、寧夏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草地、路旁或灌叢、林下。

舊譽洞  朱傢田  慰問金  馬小學  水繪園  西華園  易城  九裡象湖  評選為  澤林  大堰拐  蘇加諾  路數  火烈  徐光啟  包金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