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土瓜狼毒

土瓜狼毒

土瓜狼毒別名:雞腸狼毒,隔山龍,順水石,大蘿卜,一把香,細狗鬧花,

土瓜狼毒簡介:土瓜狼毒,中藥名。為大戟科大戟屬植物土瓜狼毒EuphorbiaproliferaHemilt.exD.Don的根。植物土瓜狼毒,分佈於我國四川、貴州(普定)、雲南等地,印度(北部)、泰國(北部)、巴基斯坦和喜馬拉雅地區也有。具有利水,通便,行氣,散瘀,殺蟲,解毒之功效。主治水腫,便秘,食積。,胃痛,跌打損傷,骨折,疥癬廯,瘡毒。

土瓜狼毒功效作用

功能

利水,通便,行氣,散瘀,殺蟲,解毒。

主治

水腫,便秘,食積。,胃痛,跌打損傷,骨折,疥癬廯,瘡毒。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沖服,0.3~0.6g;或浸酒。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熬膏敷。

註意事項

本品有大毒,藥性峻猛,內服應嚴格掌握用量。體虛者禁服。

相關論述

1、《滇南本草》:“推胃中年久積滯,下氣。治胃氣疼痛,食積結滯,消水腫,破血積,打蟲積,打痰毒。”

2、《雲南中草藥選》:“治跌打損傷,骨折,外傷出血,瘡毒,土瓜狼毒研粉調敷。”

土瓜狼毒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腹水,食積,小狼毒根0.3~0.9g。研末,內服。(《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2、治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瘡毒,土瓜狼毒幹粉調敷或撤撒敷患部,用量不拘。(《雲南中草藥選》)

3、治便秘,用雞腸狼毒生品研末,0.3g,開水送服。(《雲南中草藥》)

土瓜狼毒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挖,曬幹。

炮制方法

取根洗凈,放人入火灰中煨熟,取出,用淘米水浸泡2d,再蒸1h,切片,曬幹。

土瓜狼毒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本品呈長棒形。彎曲或扭曲,長5~15㎝,直徑0.7~1.5㎝。表面灰白色或黃白色。質輕,易折斷,斷面白色粉性。氣微、粉末則嗆鼻。味微苦,有持久刺激性。

土瓜狼毒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大戟科大戟屬植物土瓜狼毒。

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全株光滑無毛。根圓柱狀,長10~20厘米,直徑5~20毫米,少分枝或不分枝。莖基部極多分枝(有時具不育枝),向上直立或斜展,高20~30厘米,直徑約3毫米,偶更粗。葉互生,線狀長圓形,長2~4厘米,寬3~5毫米,先端鈍圓,基部漸狹或近平截;側脈多發自葉基,不明顯;無葉柄;總苞葉4~6枚,卵狀長圓形至闊卵狀長圓形,長1.5~2.5厘米,寬6~12毫米,先端圓或尖,基部漸狹,無柄;苞葉2枚,卵形,長1~1.5厘米,寬8~10毫米,先端尖或圓,基部圓或近平截。花序單生於二歧分枝頂端,基部無柄;總苞闊鐘狀,高約3.5毫米,直徑3~5(7)毫米,先端5裂,裂片嚙狀或呈三角狀,邊緣及內側具微柔毛;腺體4,偶為5~8,近於月牙形,但中部不明顯凹陷,先端具兩個不明顯的角,褐色。雄花多數,略超過總苞邊緣;雌花1枚,子房柄長達5毫米;子房光滑無毛;花柱3,中部以下合生;柱頭微2裂。蒴果卵球狀,長約4.5毫米,直徑4.5~5.5毫米,光滑無毛;果柄長達8毫米。種子卵球狀,長2.5~3.0毫米,直徑2.0~2.5毫米,黃褐色,平滑且具斑狀紋飾;種阜小,乳黃色,易脫落。花果期4~8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我國四川、貴州(普定)、雲南等地,印度(北部)、泰國(北部)、巴基斯坦和喜馬拉雅地區也有。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500~2300米的溝邊、草坡或松林下。

流霜  曹巖磊  五馬寺  敬賢重士  真青  方可  專屬經濟區  油糍  肖廟  路長漢  漲勢  醫學獎  紅色娘子軍  這名  賴秀媛  譚老板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