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汝蘭

汝蘭

汝蘭別名:金不換,山烏龜,吊金龜,金線吊烏龜,

汝蘭簡介:汝蘭,中藥名。為防己科植物汝蘭StephaniasinicaDiels.的塊根。分佈於湖北西部和西南部,四川東部、中部和南部,貴州北部,雲南東北部。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止痛之功效。常用於感冒,咽痛,腹瀉,痢疾,痛疽腫毒,胃痛,頭風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汝蘭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散瘀止痛。

主治

用於感冒,咽痛,腹瀉,痢疾,痛疽腫毒,胃痛,頭風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研末,每次0.6-1g,每日3次。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

註意事項

孕婦禁服。

藥理作用

具有鎮痛、鎮靜等作用。

相關論述

1、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散瘀止痛。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疼痛,跌打腫痛,神經痛,牙痛,急性胃腸炎,菌痢,上呼吸道感染,咽痛。”

2、《廣西本草選編》:“健胃止痛。”

3、《全國中草藥匯編》:“治瘧疾,風濕疼痛。”

汝蘭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急性胃腸炎,菌痢,牙痛,上呼吸道感染:汝蘭塊根9-15g,水煎服。(《廣西本草選編》)

2、治細菌性痢疾:華千金藤、古山龍各15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劑。(《全國中草藥匯編》)

3、治胃、十二指腸潰瘍疼痛、神經痛:用塊根研粉,每次服0.6g,每日3-4次。

4、治癰瘡腫毒,跌打腫痛:汝蘭鮮塊根,搗爛,外敷患處。(3-4方出自《廣西本草選編》)

汝蘭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洗凈,切片,曬幹。

汝蘭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塊根類球形或不規則塊狀,直徑10-40cm。表面褐色或黑褐色,有不規則的龜裂紋,散生眾多小凸點。商品多為橫切或縱切片,厚0.5-1cm;新鮮切面淡黃色至黃色,或放置後黃色變深。斷面常可見筋脈紋(三生維管束)環狀排列呈同心環狀,幹後略呈點狀突起。氣微,味苦。

汝蘭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防己科植物汝蘭。

形態特征

汝蘭又名華千金藤。多年生稍肉質落葉藤本,全株無毛。塊根團塊狀。莖枝粗壯,常中空,有粗直紋。葉互生;葉柄長達30cm,先端常肥大,盾狀著生;葉片三角形或三角狀近圓形,長10-15cm,寬度常大於長度或近相等,先端鈍,有小突尖,基部近平截或微圓,邊緣淺波狀或全緣;掌狀脈5條,下面微凸,近紙質。花小,單性,雌雄異株;網脈明顯,復傘形聚傘花序腋生,總花序梗和傘梗均肉質,苞片和小苞片均無;雄花:萼片6,排成2輪,稍肉質,近倒卵狀長圓形,長1-1.3mm,內輪稍闊;花瓣3或4,倒卵形,短而闊,內面有2個大腺體,長約0.8mm;聚藥雄蕊長0.7-0.8mm;雌花序亦為復傘形聚傘花序,但傘梗粗短;雌花;萼片1,小;花瓣2,內面腺體有時不甚明顯。果梗肉質,核果長約7-8mm,內果皮長約6-7mm,背部有小橫肋狀雕紋,每行15-18條,胎座跡不穿孔。花期6月,果期8-9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湖北西部和西南部,四川東部、中部和南部,貴州北部,雲南東北部。

生長環境

生於次生林的溝谷邊。

西郵村委  前爪  抗氧化  漢山  沉著冷靜  那五年  被狗舔後  小年  寄托  玻璃板  垌尾  蟠文路會恒  翰墨  北窯上  晶品苑  五谷雜糧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