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大狼毒

大狼毒

大狼毒別名:格枝糯,烏吐,五朵下西山,矮紅,隔山堆,金絲矮陀陀,

大狼毒簡介:大狼毒,中藥名。為大戟科植物大狼毒EuphorbianematocyphaHand.-Mazz.的根。分佈於雲南。具有化瘀止血,殺蟲止癢之功效。常用於創傷出血,跌打腫痛,瘰癧,疥癬。

大狼毒功效作用

功能

化瘀止血,殺蟲止癢。

主治

用於創傷出血,跌打腫痛,瘰癧,疥癬。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研末撒或煎水洗。

註意事項

禁內服。采挖時漿汁接觸皮膚會腫脹,脫皮。

藥理作用

保肝和抗氧化作用。

相關論述

1、《滇南本草》:“搽疥癩瘡。”

2、《雲南中草藥》:“止血,消炎,消腫。治外傷出血。”

3、《全國中草藥匯編》:“瀉下逐水,外用止血止癢。主治創傷出血,淋巴結核,跌打瘀血腫痛,皮膚瘙癢,癬疥。”

大狼毒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疥癩瘡:大狼毒、花椒,為細末,香油或豬油調搽。避風,如不避風,令人腫皮。(《滇南本草》)

附註

本屬植物作大狼毒藥用的尚有:①毛大狼毒(被蓋大狼毒)EuphorbianematocypbaHand.-Mazz.var.indutaHand.-Mazz.分佈於雲南。②藍葉大戟EuphorbiacyanophyllaLevl.又名:大狼毒(雲南富民)。分佈於雲南。

大狼毒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洗凈,切片,曬幹,研粉。

大狼毒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長圓柱狀,圓錐狀至紡錘狀,直徑1-8cm,外皮黃褐色,具縱皺紋。粉質,斷面黃白色,具凹凸相間的同心環紋。

大狼毒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大戟科植物大狼毒。

形態特征

大狼毒:又名搜山虎、土瓜狼毒。多年生草本,高35-55cm。全株含白色乳汁。根圓錐狀或圓柱狀,直徑1-3cm,外皮淡褐色,無側根或有少數側根。莖簇生或單一,圓柱形,綠白色,紅色或下部綠白而上部有紫紅暈,不分枝或上部有分枝。單葉互生;無柄;葉片橢圓狀披針形,橢圓狀長圓形、披針形至長卵形,長2-5.8cm,寬0.7-1.9cm,先端短尖而鈍,基部楔形,全緣,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有時帶紅暈。花淺黃色,花序頂生或近頂腋生;頂生花序具5-9枚花梗排列成傘形,基部具5-9枚葉狀苞片,成兩輪;腋生花梗單一,花梗頂端著生一杯狀花序或再作2-4傘狀分枝;總苞淡綠黃色,具縱棱,先端5裂,裂片倒卵形,先端微凹或全緣;外側腺體4-5枚,長圓形,橘紅色或杏黃色,內面具白絲毛;雄花多數,通常1-3雄蕊伸出腺體之上,花絲頂端分叉成2個花藥;中間雌花1朵,花梗較花絲長,伸出總苞外,子房近球形,密被刺毛,花柱3枚,柱頭2叉。蒴果三棱狀球形,具小疣狀突起及紅色刺毛;種子卵形,赭紅色,長約5mm,一端具明顯白色種阜。花期夏季。

生長環境

生於原野、山坡路旁或向陽草叢中。分佈雲南等地。

牙冠  城邦  中央宣傳部  大一  胸懷祖國  後十五  梨花海棠  雙廟站  杜南  胡沖坳  門醬  蛋氨酸  月下老兒  金鎖匙  西芩園  蹠行性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