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芭蕉根

芭蕉根

芭蕉根別名:

芭蕉根簡介:芭蕉根,中藥名。為芭蕉目、芭蕉科、芭蕉屬植物。分佈於福建、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根莖入藥,性淡味涼,具有清熱,止渴,利尿,解毒之功效。常用於天行熱病,煩悶,消渴,黃疸,水腫,腳氣,血淋,血崩,癰腫,疔瘡,丹毒。

芭蕉根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止渴,利尿,解毒。

主治

天行熱病,煩悶,消渴,黃疸,水腫,腳氣,血淋,血崩,癰腫,疔瘡,丹毒。

用法用量

15-30g(鮮者30-60g);或搗汁。外用:搗敷、搗汁塗或煎水含漱。

禁忌

多服動冷氣。胃弱脾弱,腫毒系陰分者禁用。

芭蕉根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消渴,口舌幹燥,骨節煩熱:生芭蕉根,搗絞取汁,時飲一、二合。(《太平聖惠方》)

2、黃疸病:芭蕉根9g,山慈姑6g,膽草9g。搗爛,沖水服。(《湖南藥物志》)

3、血淋心煩,水道中澀痛:旱蓮子50g,芭蕉根50g。上細銼,以水二大盞,煎取一盞三分,去滓,食前分為三服。(《太平聖惠方》)

4、乳糜尿:鮮芭蕉根200g,瘦豬肉200g。水燉,服湯,分早晚2次服,每隔3天服1劑(《湖北中醫雜志》)

5、高血壓:芭蕉根莖(15-30g)煎汁,或同豬肉煮食。(《浙江民間草藥》)

芭蕉根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四季可采,洗凈,鮮用或曬幹。

芭蕉根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芭蕉科芭蕉屬植物芭蕉。

形態特征

植株高2.5-4米。葉片長圓形,長2-3米,寬25-30厘米,先端鈍,基部圓形或不對稱,葉面鮮綠色,有光澤;葉柄粗壯,長達30厘米。花序頂生,下垂;苞片紅褐色或紫色;雄花生於花序上部,雌花生於花序下部;雌花在每一苞片內約10-16朵,排成2列;合生花被片長4-4.5厘米,具5(3+2)齒裂,離生花被片幾與合生花被片等長,頂端具小尖頭。漿果三棱狀,長圓形,長5-7厘米,具3-5棱,近無柄,肉質,內具多數種子。種子黑色,具疣突及不規則棱角,寬6-8毫米。

分佈區域

產於福建、廣東、海南、廣西、雲南。

生長環境

生於房前、屋後、山坡等處。

疾速追殺  久東  先天性喉狹  箱籠  坪上鎮  橋仔頭  隔行  穩定程度  有才無命  敗俗傷化  情趣  眼肌麻痹  巡按  路廣濟  靈龍  黃愛玲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