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過江龍

過江龍

過江龍別名:鋪地虎,地蜈蚣,仙人撒網,木金草,公魚秧草,鳳尾草,筋骨草,猴子草,過山龍,蒲地虎,伸筋草,扁心草,

過江龍簡介:過江龍,中藥材名。為石松科植物扁枝石松Diphasiastrum complanatum(L.)Holub.Lycopodium complanatum L.的全草或孢子。具有祛風勝濕,舒筋活血的功效。主治風濕痹痛,手足麻木,跌打損傷,月經不調,淋病。

過江龍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勝濕,舒筋活血。

主治

主治風濕痹痛,手足麻木,跌打損傷,月經不調。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浸酒。外用:搗爛敷;或水煎洗。

化學成分

扁枝石松含生物堿:石松堿(lycopodine),N-甲基石松嵩堿(N-methyllycodine)等;萜類化合物:α-芒柄花醇(α-onocerin),千層塔烯二醇(serratenediol),21-表千層塔烯三醇(21-episerratenetriol),石松三醇(lycoclavanol),21-表千層塔烯二醇(21-episerratenediol),21-表石松穩四醇(21-epilycocryptol),石松四醇酮(lycoclavanin),石松五醇(lyclanitin),二表千層塔烯二醇(diepiserratenediol),千層塔三醇(tohogenol),16-氧代千層塔烯三醇(16-oxoserratriol)及16-氧代石松三醇(16-oxolycoclavanol);甾醇類化合物:谷甾醇(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麥角甾醇(ergosterol)及二氫菜子甾醇(dihydrobrassicasterol)等。

相關論述

1、《滇南本草》:行周身經絡,發散風寒濕氣。治手足濕痹,不仁麻木,濕氣流痰,筋骨疼痛,或打傷筋骨,誤傷經絡。能強筋舒筋,活絡定痛。

2、《雲南中草藥》:祛風除濕,活絡止痛。主治風濕腰痛,關節痛,骨折。

3、《湖南藥物志》:利尿,舒筋,治淋病。

4、《貴州民間方藥集》:治治風寒咳嗽,咳血。又治筋骨疼痛,腳轉筋,筋骨僵硬。

5、《廣西本草選編》:活血。治月經不調。

過江龍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膀背疼痛,手足麻木不仁,周身經絡疼痛,或用力過多,周身經絡發困,腳腿轉筋,寒濕作脹酸痛:過江龍五兩(去葉),八仙草二兩,牛膝五錢,全當歸三兩,真谷子酒十斤。將藥入罐內,罐口紮緊,無令泄氣,於鍋內重水煎一炷香為度,取出露一夜,去火毒,臨用將酒燉熱隨量服。(《滇南本草》)

2、治吐血:扁枝石松30g。搗爛沖淘米水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過江龍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6-7月間采收全草,除去根莖、須根,曬幹或鮮用。7-8月間小穗變黃,孢子成熟時采收,用40℃以下的溫度烘幹,搓取孢子。

過江龍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石松科石松屬植物扁枝石松。

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株匍匐蔓生,長達1m,側枝近直立,高10-20cm,綠色,多回二又分枝,小枝明顯扁壓狀。葉4行排列,稀疏,三角形,基部貼生於枝上,先端尖銳略內彎,無長芒,全緣,革質,孢子枝高10-20cm。孢子囊穗圓柱形,3-6個生於分枝的孢子枝頂端,長約2cm,寬約0.3cm;孢子葉寬卵形,先端呈尾狀,邊緣皺曲有鈍齒,膜質。孢子囊生於孢子葉腋,圓腎形,黃色,長寬各為0.5mm,厚約0.2mm;孢子四面體球形。

分佈區域

分佈於西南及遼寧、吉林、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臺灣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850m以上的山坡草地或林緣。

工商界  黃粘洲  燕寶花  奎河  胎教  飲料水  洪傢  宅院  七秀園  殼頂  沙富鳳嶺  路新七街  術語  嘉園  準線  婆婆納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