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肉桂

肉桂

別名:牡桂、紫桂、大桂、辣桂、桂皮、玉桂、菌桂、桂、筒桂

禁忌人群:1、肉桂是溫熱性藥物如有口渴、咽幹舌燥、咽喉腫痛、鼻子出血等熱性癥狀及各種急性炎癥時均不宜服用2、肉桂性熱孕婦食用肉桂後容易消耗腸道水分使胃腸分泌減少造成腸道幹燥、便秘3、內熱較重、內火偏盛、陰虛火旺、舌紅無苔、幹燥綜合癥以及出血性疾病患者不宜食用4、患有紅斑狼瘡、糖尿病、癌癥、結核病也不宜食用5、有出血傾向者及孕婦慎用不宜與赤石脂同用

適宜人群:適用於陽痿宮冷腰膝冷痛腎虛作喘虛陽上浮眩暈目赤心腹冷痛虛寒吐瀉寒疝腹痛痛經經閉的人因其有補火助陽引火歸元散寒止痛溫通經脈的功效

肉桂的基本介紹

肉桂為樟科植物肉桂和大葉清化桂的幹皮和枝皮。肉桂常綠喬木,生於常綠闊葉林中,但多為栽培。我國福建、臺灣、廣東、廣西、雲南等地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均有栽培,尤以廣西栽培為多,大多為人工純林;大葉清化桂,我國從1962年從越南引種,栽培於丘陵或斜坡山地,在廣東、廣西等地有大面積栽培。
多於秋分後,剝取栽培5至6年的樹皮或枝皮,曬1至2天,卷成圓筒狀,陰幹,稱油筒桂(廣桂);剝取10餘年的樹皮,將兩端削成斜面,夾在木制的凹凸板中曬幹,稱企邊桂;將老樹幹離地30厘米處,作環狀剝皮,放木夾內曬至九成幹,取出,縱橫堆疊,加壓,約1個月幹燥,稱板桂;桂皮加工過程中餘下的邊條,削去外部栓皮,稱桂心;塊片稱桂碎。
1.肉桂幹以兩側略內卷呈淺槽狀,習稱“企邊桂”;幹以和枝皮呈卷筒狀,習稱“油筒桂”,長30至50厘米,寬或筒徑2至10厘米,厚2至8毫米。外表面灰棕色,略粗糙,有突起的皮孔;內表面棕紅色,平滑,指甲刻劃顯油痕。質堅實而脆,折斷面顆粒性,近外層有一條淺黃色切向線紋(石細胞環帶)。香氣濃烈特異,味甜、辣。以外表細致、皮厚體重、不破碎、油性大,香氣濃,甜味濃而微辛、嚼之渣少者為佳。
2.南玉桂為植物大葉清化桂的幹皮和枝皮,藥材性狀與肉桂相似,嚼之特別清香,化渣,一般認為質量較好。

肉桂的功效與作用

1.鎮靜鎮痛
肉桂中含有桂皮醛,桂皮醛在動物小鼠的實體試驗中已經得到證明,其具有抗興奮,鎮痛作用,這個功效主要是由於桂皮醛有作用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抑制神經元的活性來實現鎮靜鎮痛。
2.降溫
對小鼠正常體溫以及用傷寒、副傷寒混合疫苗引起的人工發熱均有降溫作用。對溫刺引起發熱的傢兔,桂皮醛及肉桂酸鈉都有解熱作用。
3.抗菌
桂皮油有強大殺菌作用,對革蘭氏染色陽性菌的效果比陰性者好,因有刺激性,很少用作抗菌藥物,但外敷可治療胃痛、胃腸脹氣絞痛等。
4.通經
很多女性由於年齡的增長或者日常生活作息不規律,體內的代謝紊亂,月經不調是常見的事。 肉桂中含有大量的桂皮油,這類油有一定的揮發作用,同時也有通經功效,能引起子宮充血,促進月經,這也是肉桂有墮胎功效的依據。
5.抗胃炎
人體內的臟器功能在隨著年齡的增長在日漸衰退,這是屬於正常的衰老現象,但是部分是由於疾病所引起,胃是人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也是患病最為廣泛的一個部位,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患有胃病。 肉桂的水提取物有一定的抗胃炎作用,主要是通過抑制胃酸的分泌和促進血液淺表化來實現,增加胃粘膜上的血流量,滋養胃粘膜,促進炎癥愈合。

肉桂的選購

9月剝的稱秋桂,品質佳。4-5月剝的稱春桂,品質差。肉桂“企邊桂”呈兩側略內鄭的淺槽狀,兩端斜削;“油筒桂”多呈卷筒狀,長30-50cm,寬或筒徑3-10cm,厚2-8mm。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多數微突起的皮孔及少數橫裂紋,並有灰色地衣斑塊;內表面棕紅色,平滑,有細縱紋,指甲刻劃顯油痕。質堅實而脆,折斷面顆粒性,外層棕色,內層紅棕色而油潤,近外層有1條淺黃色切向線紋(石細胞環帶)。香氣濃烈特異,味甜、辣。

肉桂的存儲

避光、陰涼通風處保存。

肉桂的食用方法

制調味香料、五香粉。日常所用的五香粉,實際上是由丁香、茴香、桂皮、花椒、幹薑等原料研磨而成的粉末狀調味品,因具有多種香味,故名“五香粉”。多用於鹵菜中,香味濃鬱,可增進食欲。

關情  不對稱發育  典式樓  草綠  景字  伸長生長  制造毒品罪  白佛  皮膚磨削術  宮頸炎  貓爪草  前不巴村  幅度大  這就是生活  變應原  傑作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