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大學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卜算子·燕子不曾來

卜算子·燕子不曾來

作者:蔣春霖

原文:
燕子不曾來,小院陰陰雨。一角闌幹聚落花,此是春歸處。彈淚別東風,把酒澆飛絮:化瞭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

譯文

在小小庭院中,燕子沒有來,隻是陰雨連綿,一片幽暗。院中一個角落的欄桿處,聚集著一堆落花;落花飄飄零零,標志著春天已經遲暮。
揮淚告別東風,用酒來祭紛紛揚揚的飛絮。傳說柳絮楊花飛入池塘,便化作浮萍,所以不要飛向天涯去。

註釋

①《卜算子》:又名《百尺樓》、《眉峰碧》、《楚天遙》等。相傳是借用唐代詩人駱賓王的綽號。駱賓王寫詩好用數字取名,人稱“卜算子”。此調始於蘇軾。雙調,四十四字,仄韻。
②陰陰:形容陰暗的樣子。
③闌(lán)幹:欄桿。
④落華:即落花。
⑤彈淚:掉淚,流著眼淚。
⑥東風:春風。這裡借指春天。
⑦飛絮(xù):飛舞的柳絮。
⑧化瞭浮萍(fú píng):古人以為柳絮落水化為浮萍。
⑨莫:不如。

賞析

愁苦之寫,後來居上。這除瞭藝術的成熟及積累諸因素外,重要的是感受的深化,而感受的深化又表現著才士境遇困頓的現象的加劇。所以,沿流溯討“士”的發自心底的哀嘆,能清晰地瞭解封建社會日益衰朽而心靈壓抑愈烈的軌跡。此詞所表現的衰世漂泊的淒苦,具有濃重的世紀末情調。警策之句是“化瞭浮萍也是愁”,這表達的是一種窘迫無路、無法解脫痛苦的極致語。作者心頭的淒苦能得化解則尚存生機,還有轉機。無以化解,即使轉化瞭仍是愁境甚或更見愁苦,那就不能有什麼生趣。結局是一段無異,也不必繼續飄泊天涯瞭。這末兩句有回環之勢寓於平易語中:飛絮是愁,浮萍是愁,飄蕩或衰落,形態雖異,終端一致。在作者看來,飄泊多苦,前途無望,際遇難免,遲“化”不如早“化”,早“化”或還略勝遲“化”,可省卻跋涉、遭人擺佈之苦。陳廷焯《白雨齋詩話》卷五說得準確:“鹿潭窮愁潦倒,抑鬱以終,悲憤慷慨,一發於詞,如《卜算子》雲雲,何其淒怨如此!”

創作背景

詞中的意象“陰陰雨”、“落花”、“飛絮”、“浮萍”暗示瞭詞人沒落的情懷,而這種黯淡情緒又是咸豐兵事的折光。太平軍所向披靡,癸醜年定鼎天京,這對清廷的打擊極其沉重,隸屬於封建統治階級的文人也由此產生瞭沒落、迷惘之情。從詞的意蘊看,《卜算子》恐亦是癸醜年作。

網友評論

條評論

乳頭炎  正月十九  棟仁  仙境奇緣  尹彤  草壩口  五帝  胰體  路外  門簾  夏津  雁洋  奇珍異寶  前馬連溝村  馬貝  外國公司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