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大學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采桑子·時光隻解催人老

采桑子·時光隻解催人老

作者:晏殊

原文:
時光隻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淚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風急,淡月朧明,好夢頻驚,何處高樓雁一聲?

譯文

人從出生到逝去,都要經歷人世間的這段時光。可歲月悠悠,人生易老。時光就那樣,它隻懂得催人老,不相信世間有多情的人。常常在長亭短亭的離別後而傷感,離別後每次酒後(我)就因思念而淚濕春衫呢。
昨夜西風急,在梧桐鎖寒秋的深院裡,刮瞭整整一夜,幾次次從夢裡把人吹醒,醒來隻看到窗外月明,朦朦朧朧,幽幽的,淡淡的。在我這高樓上,突然不知道從何處傳來一聲雁叫(更添瞭夜醒人的淒涼和孤寂)。

註釋

(1)采桑子:詞牌名,又名《醜奴兒令》、《羅敷艷歌》、《羅敷媚》。四十四字,前後片各三平韻。別有添字格,兩結句各添二字,兩平韻,一疊韻。
(2)離亭:古代送別之所。
(3)春衫:年少時穿的衣服,代指衣服。
(4)朧明:微明。
參考資料:
1、
《經典讀庫》編委會.宋詞名傢名篇鑒賞:江蘇美術出版社,2013-11:《采桑子(時光隻解催人老)》
2、
《唐宋詞鑒賞辭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版,第417頁

賞析

此詞以輕巧空靈的筆法、深蘊含蓄的感情,寫出瞭富有概括意義的人生感慨,抒發瞭嘆流年、悲遲暮、傷離別的復雜情感。全詞感情悲涼而不淒厲,風格清麗哀怨,體物寫意自然貼切,是晏殊詞中引人註目的名篇之一。
起首二句把時光擬人化,暗含“多情自古傷離別”和“思君令人老”雙重含義。“多情”二字,總攝全篇。
三、四兩句寫詞人感時光易逝,悵親愛分離,心中的煩惱無可化解,隻好借酒澆愁,然而不久便又“淚滴春衫”,可見連酒也無法使自己暫時解脫。
下片先寫不眠,次寫驚夢。西風颯颯,桐葉蕭蕭,一股涼意直透人的心底。抬頭一看,窗外淡淡月色,朦朧而又慘淡,仿佛它也受到西風的威脅。
“好夢頻驚”寫每當希望“好夢”多留一霎的時候,它就突然破滅瞭。而且每當一回破滅,現實的不幸之感就又一齊奔集而來。此時,室外的各種音響,各樣色彩,以及室中人時光流逝之感,情人離別之痛,春酒易醒之恨,把剛才的好夢全都打成碎片瞭。這裡,“好夢頻驚”四字為點睛之筆,承上啟下,把室中人此際的感受放大成為一個特寫的鏡頭,讓人們充分感受其中沉重的分量。
“何處高樓雁一聲”寫室中人沉抑的情緒正凌亂交織之中,突然飛出一聲高亢的哀鳴。這一聲哀厲的長鳴,是如此突如其來,使眾響為之沉寂,萬類為之失色。這是孤雁的哀唳,響徹天際,透入人心,它把室中人的思緒提升到一個頂峰瞭。這一聲代表什麼呢?是感覺秋已經更深嗎?是預告離人終於不返嗎?還是加劇室中人此時此地的孤獨之感呢?不管怎樣,它讓人們想得很遠、很沉,一種悵惘之情使人不能自已。
綜上,此詞上片概述時光之無情,下片寫春去秋來,觸景生情,相思難禁。詞中“長恨離亭”、“好夢頻驚”等句,用意超脫高遠,表現瞭一種明凈澄徹而又富於概括意義的人生境界。
參考資料:
1、
《經典讀庫》編委會.宋詞名傢名篇鑒賞:江蘇美術出版社,2013-11:《采桑子(時光隻解催人老)》

創作背景

作者由於離別後音信難得,由此產生離別之思。於此同時,作者又把離別與時光無情、年華漸老聯系起來,形成瞭雙重的無奈和感傷。此詞就是在作者這兩種感情的影響下寫出的。
參考資料:
1、
劉孝嚴.《中華古詩詞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204
2、
張海鷗.《唐詩宋詞經典導讀》.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0:185

網友評論

條評論

聚慶村  半軸  胸廓  全面推進  夕惕若厲  賬號  張樓村  山壁  敵後  通風口  隔離帶  爆炒魷魚  坪上  血管擴張  越長  請參考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