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大學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遊東田

遊東田

作者:謝朓

原文:
戚戚苦無悰,攜手共行樂。尋雲陟累榭,隨山望菌閣。遠樹暖阡阡,生煙紛漠漠。魚戲新荷動,鳥散餘花落。不對芳春酒,還望青山郭。

譯文

戚然無歡,邀友一同遊樂。
登上雲霧籠罩中的高高樓榭,順著山勢眺望遠處的菌形臺閣。
遠處樹木鬱鬱蔥蔥,一片煙靄迷離的景象。
遊魚嬉戲,觸動水中新荷;飛鳥辭樹,枝上餘花散落。
春酒雖美,還是停杯對景,眺望青山。

註釋

1、東田:南朝太子蕭長懋在鐘山(今南京紫金山)下所建的樓館。
2、戚戚(qī):憂愁的樣子。
3、悰(cóng):快樂。
4、行樂:遊玩。
5、尋雲:追尋雲霞的蹤跡,指登高。
6、陟(zhì):登,上。《詩經·周南·卷耳》:“陟彼高岡。”
7、累榭(xiè):重重疊疊的樓閣。榭,臺上有屋叫榭。
8、隨山:順著山勢。
9、菌閣:華美的樓閣。王褒《九懷》有句:“菌閣兮蕙樓”,用菌、蕙等香草來形容樓閣的華美。
10、曖(ài):昏暗,不明晰。
11、阡阡(qiān):同“芊芊”,茂盛的樣子。
12、生煙:指新生之煙。謝靈運《撰征賦》:“睹生煙而知墟。”
13、漠漠:彌漫,散佈。
14、荷:荷花。
15、餘花:殘餘的花朵。
16、不對:不面對著,這裡指不飲酒。
17、芳春酒:芳香的春酒,這裡指美酒。
18、青山郭:靠近青山的城郭。郭,外城。
參考資料:
1、
范能船,朱曉松.《遊覽詩一百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3:12
2、
張明非.《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92
3、
彭振剛.《鐘山風韻》.南京:南京出版社,1996:11-12
4、
林之亭,朱梅福.《兩漢魏晉南北朝詩導讀》.合肥:黃山書社,2010:222
5、
曹鼎.《中國歷代名傢流派詩傳·齊梁體詩傳(中)》.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232
6、
鄭春山,李學文.《千古絕唱:中國古典文學賞析·卷二》.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1999:1341
7、
吳功正.《山水詩註析》.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33
8、
周期政.《古詩英華解讀》.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196

賞析

詩的第一、二句說自己心中不樂(悰,樂),故與朋友攜手來遊東田。次二句寫登上聳入雲霄的層層臺榭,隨山勢望去,隻見樓閣華美無比(菌閣)。接著四句繼續描寫遠近景色,遠處樹木蒼翠茂密,山間煙靄繚繞彌漫,“阡阡”、“漠漠”兩個疊音詞將樹木的蔥蘢和雲煙的氤氳表現得非常生動。接著,詩人目光稍稍收回,隻見水面上荷葉顫動,於是推想一定有遊魚在水下嬉戲,又見棲息著的鳥雀一飛而散,留在枝條上的殘花紛紛飄落下來。詩人在“魚戲新荷動,鳥散餘花落”二句中將魚、荷、鳥、花結合起來寫。由荷動可推知魚戲,此以實寫虛也;“鳥散”是瞬間的景象,稍縱即逝,而“餘花落”相對和緩些,詩人用“餘花落”這一細致的動態描寫來表現飛鳥散去後由動人靜的一瞬間,顯得餘韻悠悠,體現瞭詩人閑適恬靜的心境。“新荷”、“餘花”也點出瞭時節正是初夏。詩的最後兩句寫不去飲酒取樂,而是凝神眺望城郭邊的青山,詩人陶醉於自然景色中流連忘返的形象躍然紙上,詩開始時的苦悶至此已蕩然無存瞭。
全詩寫景既有全景式的概括描寫,顯得視野開闊;又有局部細膩的生動刻畫,精警工麗,富有思致。這樣寫景避免瞭冗長的鋪排,同謝靈運的某些寫景鋪排過多相比有瞭進步,顯得流麗清新。
參考資料:
1、
王鐘陵.《古詩詞鑒賞》.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07:182

創作背景

東田是建康(今南京市)有名的遊覽勝地,西臨富麗豪華的臺城,北傍虎踞龍盤的鐘山、東靠紆回迤邐的青龍山,南有熱鬧繁華的秦淮河,居中的雀湖(即前湖)。遊魚成群,碧荷覆面,更是意態萬千。齊武帝的文惠太子非常喜愛東田的景色,特在此設立樓館,並經常到這一帶遊幸。樓館的華麗,甚至超過臺城的上宮。謝脁在建康時。因有莊在鐘山,所以也經常到東田去遊覽,《遊東田》就是一首記遊之作。
參考資料:
1、
賀新輝.《古詩鑒賞辭典·中卷》.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2004:955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搞鬼  顳極  莫愁  甲天下  小義  松澗  活見鬼  步崖  恐龍  瀾清一  老一  陸慕橋東  腫瘤病毒  魚鱗菜  百葉龍  大勇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