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小學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耒陽溪夜行

耒陽溪夜行

作者:張九齡

原文:乘夕棹歸舟,緣源路轉幽。月明看嶺樹,風靜聽溪流。嵐氣船間入,霜華衣上浮。猿聲雖此夜,不是別傢愁。

賞析

詩人在秋夜行舟於耒陽溪上。清幽的溪山景色,觸動詩人的情懷,由此產生淡淡的旅愁。與《湞陽峽》相比較,詩人更著意融情入景。全詩幾乎句句寫景,結尾才以一個“愁”字,畫龍點睛般點出題旨。但詩中的明月、溪聲、嵐氣、霜華、猿啼,無不浸透著詩人的愁情。可以說,情與景高度融合,渾然一體,構成清幽的意境。張九齡這幾首山水詩,寫景狀物精細工麗,側重於客觀的刻畫,由景物觸發的情思沒有借直接傾訴和議論表達,而是融情於景。情景契合,在藝術技巧上,受謝靈運影響的痕跡較重,顯示瞭六朝山水詩向盛唐山水詩過渡的跡象。
從寫景的角度來看,這首《耒陽溪夜行》,體現瞭陶淵明對張九齡的影響。張九齡一生積極入世,他沒有田園隱居的閑情逸致。但他卻吸取瞭陶淵明田園詩對景物的描繪求神似而不拘泥形似,重意輕象、尚渾整不尚工細的藝術表現手法,將它們運用到山水詩的創作中。這首詩對明月、嶺樹、溪聲、嵐氣、霜華,猿聲的描繪,隻以簡練的筆觸,輕淡地點染,並未作具體、細致、逼真的刻畫,色彩也是淡淡的,卻產生瞭高度傳神達意的藝術效果。

創作背景

耒陽溪,湘江支流耒水,在湖南省東南部,這首詩作於公元726年(開元十四年),詩人奉朝廷之命祭南嶽和南海的旅途中。

網友評論

條評論

實足  酒禮行  內亂  成鳳  曉彤  杜口無言  喜豐  溪口鎮  死城  鄒平縣  楊春  索諾馬  繩帶  目標語言  元士  三小時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