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小學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沁園春·送翁賓暘遊鄂渚

沁園春·送翁賓暘遊鄂渚

作者:吳文英

原文:
情如之何,暮塗為客,忍堪送君。便江湖天遠,中宵同月,關河秋近。何日清塵。玉塵生風,貂裘明雪,幕府英雄今幾人。行須早,料剛腸肯殢,淚眼離顰。平生秀句清尊。到帳動風開自有神。聽夜鳴黃鶴,樓高百尺,朝馳白馬,筆掃千軍。賈傅才高,嶽傢軍在,好勒燕然石上文。松江上,念故人老矣,甘臥閑雲。

創作背景

此詞作於公元1259年(開慶元年)時,其時,元兵進犯荊、湖、四川,朝廷派賈似道督師漢陽以援鄂。翁賓暘當在此時入似道幕而隨行。吳文英身在江南為翁賓暘送別而作此詞。

註釋

⑴沁園春:詞牌名。東漢竇憲仗勢奪取沁水公主園林,後人作詩以詠其事,因此得名。此調格局開張,宜抒壯麗豪邁情感,蘇、辛一派最喜用之。又名“念離群”“東仙”“洞庭春色”“壽星明”。雙調,一百十四字,上片十三句四平韻,下片十二句五平韻,也有過片處增一暗韻的。另有一百一十二、一百十三、一百一十五、一百一十六字體。這首詞為定格。
⑵翁賓暘:即翁孟寅,字賓暘,號五峰,崇安(今福建崇安縣)人,或言是錢塘人。曾為賈似道客,有《五峰詞》一卷,有豪放詞氣。
⑶月:一本作“舟”。
⑷須:一本作“清”,一本作“情”。
⑸離:一本作“難”。
⑹在:一本作“壯”。

鑒賞

“情如之何”三句,以一“情”字總合全詞。此言詞人年已垂暮,然仍舊羈旅在外,且還要送親如兄弟的翁五峰赴鄂州前線禦敵,不由思緒萬千。“便江湖”四句,臨別贈言。詞人說:我倆雖然將要分離,今後兩地相隔,千裡之遠。但秋高氣爽,仍可在中秋佳節,同賞明月,所以說即使是隔著千山萬水也是“千裡共嬋娟”啊!可是如今戰火紛飛,何日才能重新回復寧靜的生活?這是詞人對時局的擔憂。“玉塵”三句,狀翁之外形打扮,並贊之。“玉塵”,即玉柄拂塵。魏晉時清談傢常手拿拂塵,泛泛而談。此言翁五峰到鄂後,很快就要入冬,故詞人想象中,翁將手執拂塵,身穿貂裘,在賈帥幕府中與人討論時政,議論戰況。詞人說:但不知道賈帥府中如今還有幾個像你那樣的英雄人物?“行須早”三句,述離別。言翁應該為國事硬起鐵石心腸,盡快起程義無反顧地奔赴前方,不要為兒女情長搞得難舍難分。
“平生”兩句,既贊翁之才,又譽翁之忠。“帳動”句,化用東晉郗超故事。郗超,晉高平人,有文才,善談論,為桓溫參軍。溫懷不軌,超為之謀。謝安嘗詣溫論事,溫令超臥帳中聽之,風動帳開,安笑曰:“郗生可謂入幕之賓”。此言翁五峰如太白再世,“鬥酒詩百篇”似的借酒助文才,且秀句迭出;而且他忠心耿耿,能為賈似道出謀劃策,盡心盡力地辦事。“聽夜鳴”四句,聯想翁到鄂後情景。言五峰若到瞭鄂州(漢陽),夜晚閑暇可以到黃鶴樓登高訪古,探訪勝跡;白天可以馳騁駿馬,練武備戰,若要趕寫告敵檄文,相信他必能倚馬可待,文勢可以橫掃千軍。“賈傅”三句是說:鄂州前線如今有瞭五峰這個像賈誼那樣的高才輔佐軍事,再加上士氣高昂得如嶽傢軍一樣的宋軍,必定能夠大敗元兵,還能乘勝收復失地,勒石在燕然山上。“燕然”句,用竇憲故事。據《後漢書·竇憲傳》:“東漢永元元年,竇憲破北單於,登燕然山,刻石紀功而還。”按:燕然山,即今蒙古杭愛山。夢窗憂元兵侵宋,故發此議論。“松江上”三句,轉言自身。詞人說:你(指翁)如果在鄂建功立業,不要忘記吳地松江旁邊還有我這個老邁的朋友在傢中象閑雲野鶴般的無所事事啊。結句含有希望友人功成名就,並推薦自己之意在。由此可見詞人雖已至暮年,卻壯心不已。
網友評論

條評論

西管頭  平安地  集寧  蒙特利爾  天齊  蛇葡萄  威爾斯  反躬自省  蛺蝶科  黃湖  至動後  山嵐瘴氣  其文漫滅  似錦  白狼城  凌霞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