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中學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憶江南·春去也

憶江南·春去也

作者:劉禹錫

原文:春去也,多謝洛城人。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獨坐亦含嚬。春去也。共惜艷陽年。猶有桃花流水上,無辭竹葉醉尊前。惟待見青天。

譯文

可惜春天已經匆匆過去瞭,臨行的時候謝別洛陽城的人。柔弱的柳枝隨風飛舞象是揮手舉袂,一叢叢的蘭花沾滿白露正如浸濕的頭巾,遮住芳顏獨自歡笑又像是含嗔帶顰。
可惜春天已經匆匆過去瞭,一起來珍惜這艷麗明媚的年華吧!隻見依然有桃花飄落在流水上,哪怕倒滿竹葉青美酒一飲而盡,醉倒在瞭酒杯前。隻希望能等到雨過天晴、重見青天的時候。

註釋

(1)多謝:殷勤致意的意思。
洛城人:即洛陽人。
(2)袂(mèi):衣袖。
(3)裛(yì):沾濕。
(4)顰(pín):皺眉。
(5)尊:同“樽”,酒杯。

賞析

此詞作於開成三年(838),作者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洛陽)時。題下原有作者自註:“和樂天(即白居易)春詞,依《憶江南》曲拍為句。第一首詞寫的是一位洛陽少女的惜春之情。她一邊惋惜春天的歸去,一邊又覺得春天對她也有無限依戀之情。詩人通過擬人化手法,不寫人惜春,卻從春戀人著筆。楊柳依依,叢蘭灑淚,寫來婉轉有致,耐人尋味。最後“獨坐亦含顰”,以人惜春收束全詞,更增添瞭全詞的抒情色彩。該詞抒發瞭惜春、傷春之情。引第二首詞寫的是作者惜春傷春之情。開篇發出瞭“共惜艷陽年”的感慨;其後寫作者見到春天已過、桃花飄落在流水上的情景,包含瞭一種無可奈何的傷感情緒;後兩句寫借酒消愁,不惜醉倒在酒杯前,卻希望能等到雨過天晴的時候。詞中既有傷春之意,又表現瞭作者珍惜流年的情懷。這兩首詞構思新穎,描寫細膩,手法多變。充分體現瞭詩人樂府小章的“清新流暢、含思婉轉”的藝術特色。清代況周頤《蕙風詞話》中評價說:“唐賢為詞,往往麗而不流,與其詩不甚相遠也。劉夢得《憶江南》‘春去也’雲雲,流麗之筆,下開北宋子野、少遊一派。”近代學者俞陛雲在《唐五代兩宋詞選釋》中提到:“作傷春詞者,多從送春人著想。此獨言春將去而戀人,柳飄離袂,蘭浥啼痕,寫春之多情,別饒風趣,春猶如此,人何以堪!”引

創作背景

此詞約為唐文宗開成三年(838年)作於洛陽。其調名下有作者自註:“和樂天春詞,依《憶江南》曲拍為句。”當時白居易為太子少傅分司東都,劉禹錫為太子賓客分司東都,二人均在洛陽,時相唱和,白居易詞共三首,劉禹錫的和詞共兩首。
參考資料:
1、
吳汝煜 等.唐宋詞鑒賞辭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23-25

網友評論

條評論

彩雲  梅利莎  園中園  培英  運村站  海會寺  八總橋  尚東庭  芬芳馥鬱  空話  天黑有燈  丐幫  王祖藍  文聯  華亭  同惡相濟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