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中學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春雁

春雁

作者:王恭

原文:春風一夜到衡陽,楚水燕山萬裡長。莫道春來便歸去,江南雖好是他鄉。

譯文

一夜間,春風吹遍瞭衡陽城,雁兒盤算著路程,準備立刻從楚水邊飛回燕山旁。不要怪我春天一來就要回去,江南雖好,卻是他鄉!

註釋

衡陽:在湖南省,相傳大雁南飛,到衡陽為止。
楚水:指南方。燕山:指北方

賞析

詠雁的詩通常借秋雁南飛的形象,抒發在北方的遊子對南方傢鄉的懷念,以及對北方艱苦環境的厭倦。這首詩卻相反,塞北雖苦,但終究是故土。這首詩構思別具一格,主題更上一層樓。
詩歌首句從春到衡陽切入,語氣中充滿歡欣。詩人一開章就說“春風一夜到衡陽”,仿佛“一夜”之間就可以完成從冬到春的歲序交替。乍看起來,好像有悖於常理,仔細一琢磨,這洋溢著人們對暖風乍至、大地春回的輕松喜悅之情,也從側面反映瞭雁兒正久久地等待著春天的到來,因而對此特別敏感,暖風初至,便喜不自勝。
第二句,在春暖花開的季節,大雁並不是因此贏得舒緩喘息的時機,而是產生急切離開的歸念,忖量著“楚水燕山”的漫漫征程,準備立刻從楚水之畔飛回燕山之旁。這一層跳躍,寫出大雁歸心的急切,可說是“聞風而動”,絕無猶豫。“楚”,當然是指大雁生活的南方;“燕”,卻是寒冷的北國,山水互文見義,正說明從南到北,這中間,要經歷千山萬水。“萬裡長”顯示瞭大雁征程的遙遠。而此時的江南,春色佳麗,正好流連。對此,人們心頭困惑自然轉化為對大雁的質疑,不但詩人要“怪”,連讀者也要“怪”。
後兩句當然是大雁的回答——“莫怪春來便歸去,江南雖好是他鄉。詩人用托物詠懷的手法,借春雁的口吻表達強烈的思鄉情感,當然是可以理解的;可是王恭是福建閩侯縣人,江南本來就是他的故鄉,他卻說“江南雖好是他鄉”,由此看來,詩中的“楚水”、“江南”並非確指某個地域或方位,隻不過是一種借代性的語句,指的是享受榮華富貴的朝堂。因而本詩的主題不是表現對故鄉的執著的愛,而是表現瞭詩人想辭官歸隱、遁跡林泉,尋找自己精神憩息的傢園,也表現瞭詩人不願為官,願過漁樵隱逸生活的意趣。
本詩獨特之處,在於它的取向不同,不寫秋雁南歸,寄托羈宦北方的士大夫對南方鄉土的思念,而是寫春雁,在春風吹到衡陽時,不計從“楚水”到“燕山”的“萬裡”之遙、程途之苦,堅決要回艱苦的北方去。詩旨不在於區別南北地域,而重在表現不留戀溫柔富貴的官場,甘願終老田園過吟嘯自得的清高日子。
詩歌四句的結構,從棄優就劣這一違背常情的舉動,引出疑問,而後歸結到全詩的中心,有助於將主題表現得更鮮明,藝術手法上從反常突出正常,在引起驚詫後再以擬人的口吻亮底,加強瞭藝術效果。

創作背景

明成祖永樂四年,即公元1406年,詩人王恭被薦舉為翰林待詔,參與修《永樂大典》,書成之後,被授為翰林典籍。可是詩人厭倦仕途,於是辭官返回傢鄉,這首詩便寫在回歸傢鄉的途中。

網友評論

條評論

聖馬力諾  蒲桃屬  蕉嶺  肩關節囊  洗幹凈  有源音箱  抖音  曲盡其妙  尚比亞  賴以生存  醫少  要虛化  秤桿  凌海  五勝村委  高級轎車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