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中學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邊城思

邊城思

作者:何遜

原文:
柳黃未吐葉,水綠半含苔。春色邊城動,客思故鄉來。

鑒賞

在我國古典詩詞中,婀娜多姿的楊柳和離情相思早就結下瞭不解之緣。有名的《詩經·小雅·采薇》雲:“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人借道中所見,以言行役之久,寄托離情鄉愁。到漢代,折柳贈別更蔚成風氣。可憐灞橋柳,愁煞離別人。人們把楊柳和離別聯系在一起,大概是因為那長長的柳絲最容易引起綿綿離情的緣故吧。可是對於多情善感的詩人來講,在那楊柳尚未垂下萬條綠絲絳之時,他已敏銳地察覺到春天的來臨,從而觸動瞭他的鄉愁。“柳黃未吐葉,水綠半含苔”,寫的正是早春景象。柳色黃而已,尚未吐出細葉;水色綠而已,苔衣尚未長成。這正是冬盡春來的一、二月之際,春意萌動,春色逗露之時。杜審言說得好:“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飄泊邊城的遊子,對時令和景物的變化特別敏感。忽見邊城楊柳色,已覺春色動地來。一個“動”字,把萌動的春意寫得活潑潑地。而這種敏感,正是由客居異地而產生的刻骨的鄉愁催發的。元稹詩雲:“何處生春早,春生客思中。”(《生春二十首》其十九)趙嘏詩雲:“何事最能悲少婦,夜來依約落邊城。”(《新月》)而當邊城春色動的時候,客居邊城的遊子也就格外思鄉念傢瞭。為什麼春色最能撩撥人的鄉思呢?王維的這首詩可以算一個讓人滿意的答復:“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送沈子福歸江東》)
熱門推薦
網友評論

條評論

道柳溪苑  二初  虞紫鳶  中國郵政  明細表  仁義禮智  平志  九嶺路  閩南  渡賢橋  囚籠  拉群  翻版  上平  西毛鋪  於東國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