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中學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卜算子·不是愛風塵

卜算子·不是愛風塵

作者:嚴蕊

原文: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譯文

我自己並不是生性喜好風塵生活,之所以淪落風塵,是為前生的因緣(即所謂宿命)所致花落花開自有一定的時候,可這一切都隻能依靠司其之神東君來作主。
該離終須要離開,離開這裡又如何能待下去。若能將山花插滿頭,不需要問我歸向何處。

註釋

①風塵:古代稱妓女為墮落風塵。
②前緣:前世的因緣。
③東君:司春之神,借指主管妓女的地方官吏。
④“若得兩句”:若能頭插山花,過著山野農夫的自由生活,那時也就不需問我歸向何處。奴,古代婦女對自己的卑稱
⑤終須:終究。
參考資料:
1、
朱孝臧 .宋詞三百首(宋詞選本) .北京 :時代文藝出版社 ,2010 :183 .

賞析

上闋抒寫自己淪落風塵、俯仰隨人的無奈。“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首句開門見山,特意聲明自己並不是生性喜好風塵生活。封建社會中,妓女被視為冶葉倡條,所謂“行雲飛絮共輕狂”,就代表瞭一般人對她們的看法。作者因事關風化而入獄,自然更被視為生性淫蕩的風塵女子瞭。因此,這句詞中有自辯,有自傷,也有不平的怨憤。次句卻出語和緩,用不定之詞,說自己之所以淪落風塵,是為前生的因緣(即所謂宿命)所致。作者既不認為自己貪戀風塵,又不可能認識使自己沉淪的真正根源,無可奈何,之後隻好歸之於冥冥不可知的前緣與命運。“似”字似字乍看若不經意若不經意,實耐尋味。它不自覺地反映出作者對“前緣”似信非信,既不得不承認,又有所懷疑的迷惘心理,既自怨自艾,又自傷自憐的復雜感情。
“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兩句借自然現象喻自身命運,花落花開自有一定的時候,可這一切都隻能依靠司其之神東君來作主,比喻象自己這類歌妓,俯仰隨人,不能自主,命運總是操在有權者手中。這是妓女命運的真實寫照。春中既有深沉的自傷,也隱含著對主管刑獄的長官嶽霖的期望——希望他能成為護花的東君。但話說得很委婉含蓄,祈求之意隻於“賴”字中隱隱傳出。
“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下闋承上不能自主命運之意,轉寫自己在去住問題上的不得自由。去,指由營妓隊伍中放出;住,指仍留樂營為妓。離開風塵苦海,自然是她所渴想的,但卻迂回其詞,用“終須去”這種委婉的語氣來表達。意思是說,以色藝事人的生活終究不能長久,將來總有一天須離此而去。言外之意是,既“終須去”,何不早日脫離苦海呢?
以嚴蕊的色藝,解除監禁之後,假如重新為妓,未始不能得到有權者的賞愛,但她實在不願再過這種生活瞭,所以用“終須去”來曲折表達離此風塵苦海的願望。下句“住也如何住”從反面補足此意,說仍舊留下來作營妓簡直不能想象如何生活下去。兩句一去一住,一正一反,一曲一直,將自己不戀風塵、願離苦海的願望表達得既婉轉又明確。
歇拍單承“去”字集中表瞭他渴望自由的心情:“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山花插滿頭,是到山野農村過自由自在生活的一種借代性表述。兩句是說,如果有朝一日,能夠將山花插滿頭鬢,過著一般婦女的生活,那就不必問她的歸宿瞭。言外之意是:一般婦女的生活就是自己向往的目標,就是自己的歸宿,別的什麼都不再考慮瞭。兩句回應篇首“不是愛風塵”清楚地,表明瞭對儉樸而自由生活的向往,但仍可看出她出語留有餘地。“若得”雲雲,就是承上“總賴東君主”而以祈求口吻出之。
由於這是一首在長官面前陳述衷曲的詞,她在表明自己的意願時,不能不考慮到特定的場合、對象,采取比較含蓄方式,以期引起對方的同情。但她並沒有因此而低聲下氣,而是不卑不亢,婉轉明確地表達瞭自己的意願,這是一位身處卑賤但尊重自己人格的風塵女子的一番婉而有骨的自白。

網友評論

條評論

合作關系  楊壽鎮南  庾光先  徐月英  孟河惲  絲蟲  豪華  歡聚  伏日  白浩  江潔瑩  塔依索依幹  財力  枝組  切膚之痛  薄暮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