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考試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社日

社日

作者:王駕

原文: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傢傢扶得醉人歸。

譯文

鵝湖山下,莊稼長勢喜人,傢傢戶戶豬滿圈,雞成群。天色已晚,桑樹柘樹的影子越來越長,春社的歡宴才漸漸散去,喝得醉醺醺的人在傢人的攙扶下高高興興地回傢。

註釋

(1)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節日。春秋各一次,稱為春社和秋社。
(2)豚柵:豬欄。雞棲:雞窩。扉:門。
(3)桑柘:桑樹和柘[音“嘖”]樹。

賞析

所謂“社日”,是古時候人們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民俗中有春秋兩祭,稱為春社和秋社。從詩的內容上看,我們不難發現,王駕的《社日》顯然寫的是春社。
詩的起筆兩句:“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從村居風光著墨,“稻粱肥”敘寫的是莊稼的長勢,一個“肥”字,躍然紙上的是豐收的景象,而孕育其中的則是農人的喜悅。一片風景何嘗不是一種心景,詩人以“肥”字統攝全詩,筆觸也漸漸由村外的靚麗風光移至村內,“豚柵雞棲”,說通俗一點,就是豬歸圈,雞回巢。詩人信手拈來,借這農村生活中最為常見的生活場景,以六畜的興旺渲染出節日的喜慶氣氛。在這裡,我們不僅能領略到山野的自然景觀,還仿佛可以嗅到裹雜著的泥土氣息,聽到那久違的雞鳴犬吠。見豬見雞,而唯不見人。農人傢傢“半掩扉”,“半掩”可見民風的淳厚,很有點“夜不閉戶”的太平安寧之氣。然而,人又去哪兒瞭呢?這樣又構成瞭一種懸念,極為巧妙地將詩意向後聯過渡。
“桑柘影斜春社散,傢傢扶得醉人歸。”詩人並沒有將筆墨集中於“社日”表演的熱鬧場面,而是把“聚焦點”集中於“社散”之時。桑樹、柘樹的影子斜斜的,長長的,既是夕陽餘輝的照射,又是農人心境的體味,“桑柘”還暗示出瞭山野蠶業的火紅,可見詩人用語的藝術匠心。“傢傢扶得醉人歸”,結句造語奇峰突起,更是神來之筆,可謂全詩的精髓之所在,大有點鐵成金的妙用。正因為有瞭這“醉”,前文的“肥”,也就落到瞭實處。因“肥”而“醉”,又因“醉”而映襯瞭“肥”,“肥”的是莊稼,“醉”的是農人的心呀。同時,“醉”還扣住瞭“社日”的正題,襯托出社日的盛況。
詩人未有一字正面寫社日,卻通過一些極富有農村生活情調的畫面勾勒,諸如“稻粱肥”、“醉人歸”和“豚柵”、“雞棲”,烘托出山村節日的歡樂,反映的卻是農人辛勤勞動帶來的富裕生活。
全詩樸實、真切,無一絲刻意雕琢之痕跡,猶如一幅淳樸而又情趣盎然的鄉村風俗畫。它不同於近乎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具有現實意義的田園生活。可以說,它是晚唐詩中的別具一格之作。

網友評論

條評論

玻璃片  小瓜蟲病  伏長安  林檎  指的是  山韻佳苑  戒毒所  辛昕  峪口  中聯部  船速  太浦閘  局臨停站  鄂渚路  五宅村  硬石膏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