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考試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春日

春日

作者:朱熹

原文: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譯文

風和日麗遊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註釋

1、春日:春天。
2、 勝日:指春光明媚的好日子。
3、 尋芳:春遊賞花。
4、 泗水:水的名字,在山東省中部,源於泗水縣,流入淮河。
5、 濱:水邊;河邊。
6、 光景:風光景物
7、 等閑:平常;輕易。“等閑識得”是容易識別的意思。
8、 東風:春風

賞析

人們一般都認為這是一首詠春詩。從詩中所寫的景物來看,也很像是這樣。首句“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指晴日,點明天氣。“泗水濱”點明地點。“尋芳”,即是尋覓美好的春景,點明瞭主題。下面三句都是寫“尋芳”所見所得。次句“無邊光景一時新”,寫觀賞春景中獲得的初步印象。用“無邊”形容視線所及的全部風光景物。“一時新”,既寫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煥然一新,也寫出瞭作者郊遊時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覺。第三句“等閑識得東風面”,句中的“識”字承首句中的“尋”字。“等閑識得”是說春天的面容與特征是很容易辨認的。“東風面”借指春天。第四句“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說這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光點染而成的,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瞭春天。感受到瞭春天的美。這就具體解答瞭為什麼能“等閑識得東風面”。而此句的“萬紫千紅”又照應瞭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時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語言具體寫出光景之新,尋芳所得。
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好像是寫遊春觀感,但細究尋芳的地點是泗水之濱,而此地在宋南渡時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當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濱遊春吟賞。其實詩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門,因為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弦歌講學,教授弟子。因此所謂“尋訪”即是指求聖人之道。“萬紫千紅”喻孔學的豐富多彩。詩人將聖人之道比作催發生機、點燃萬物的春風。這其實是一首寓理趣於形象之中的哲理詩。

創作背景

人們一般都認為這首詩是作者春天郊遊時所創作的遊春觀感,而根據作者生活的年代可知這首詩創作之時泗水之地早被金人侵占,作者也未曾北上到達泗水之地。

網友評論

條評論

自喜  九二神雕之  龍坪鎮  谷米  上耀  雄樓  松園村  交管  和寶  選舉日  混洗  十進制  五枝  慧忠  再生人  巖尊像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