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考試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煙水尋常事

煙水尋常事

作者:魯迅

原文:
煙水尋常事,荒村一釣徒。深宵沉醉起,無處覓菰蒲。

譯文

飄流生涯中的煙霧水濃,看多瞭就覺得習以為常,這好比煙波釣徒駕著小舟飄蕩。
深夜從沉醉中一覺驚醒,隻見荒村蕭索江水茫茫,找不到棲身的席草充饑的米糧。

註釋

1.煙水:義同“煙波”。指江湖上風雨變幻、飄泊不定的艱苦生活。尋常事:極平常的事。
2.村:荒涼的村莊。也是暗喻所住大陸新村寓所。釣徒:釣魚人。亦是作者自喻。
3.深宵:深夜。沉醉:大醉,在此詩中含有雙關意義,帶有諷刺意味。
4.菰(gū)蒲:植物名。菰,禾本科,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蒲,水草,嫩芽可食,蒲葉可編席。菰蒲,代指最低飲食所需。
參考資料:
1、
孫鬱.走進魯迅世界 魯迅著作解讀文庫 詩歌卷.北京市: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1995年:173頁
2、
吳傳玖.魯迅詩譯讀:昆侖出版社,2005年:125頁

賞析

詩的前兩句“煙水尋常事,荒村一釣徒”從字面上看似乎有點消極。這裡“荒村釣徒”是作者魯迅的自況,一般說來,這不是一位“戰士”而是一位“隱者”的形象。身在山水之間,心在江湖之上,以釣為樂,遠避塵世,這種人沒有什麼積極於人世可言。然而,仔細推敲,作者魯迅這裡雖以“釣徒”自況,但在第一句看似輕松自然地寫瞭一句“煙水尋常事”,對這一句可至關重要,因為這一句旨在說明,他是一位久經風浪,見過世面,敢於“直面人生”的戰士。他對風波的險惡不但毫不畏懼,而且已經習慣,可謂是“大風浪裡好行船”的水手,是“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的“釣者”。在這裡,“荒村釣徒”不過是一個比喻,一個代號。即使從字面意思上也說明:在軍閥當局的迫害下,危機四伏,荊棘遍地,為瞭避開特務的監視和襲擊,作者魯迅隻能像一個飄泊江湖的漁夫,過著動蕩不定的生活。他已經習慣瞭這樣的生活,因此也不以為然,隻把它當成正常的情況。
詩的後兩句“深宵沉醉起,無處覓菰蒲”,是這首詩的重點。這兩句詩,含意十分豐富,感情也十分沉重,表現出作者因軍閥當局的迫害而生的悲憤就像飄泊於江湖的漁人,深宵酒醒,江水連天,四處茫茫,既尋不到一張棲身的蒲席,也找不到一點充饑的菰米,“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襯托出艱苦困頓的處境,作者魯迅這裡也沒有表現出一種消極無奈的情緒,因在前兩句詩中,他已經說出瞭自己對險惡處境十分習慣,並不會被困難和險惡嚇倒,這裡之所以再一次強調自己所處的境地,更多的還是在揭露和抨擊軍閥當局對包括魯迅在內的革命的和進步的文化界人士的殘酷打擊和迫害,也表現瞭自己不畏艱難,要繼續鬥爭下去的革命精神。
這首詩在藝術上形象鮮明,意境幽遠。全詩短短數句,即有簡練明晰的印象,眼前就像展現一幅煙水垂釣圖,甚至有如身歷其境的感覺,將各種景象完全融化在一起。詩中並無激烈慷慨之語,但詩的後面洶湧著澎湃的激情,有不盡的想象,不盡的思索。全詩比喻都是明喻(如“煙水”、“釣徒”、“深宵”、“菰蒲”等),卻又十分含蓄,“明”和“隱”,“含”和“露”,矛盾統一,緊密結合,反而相得益彰。
參考資料:
1、
孫中田.魯迅詩詞解析: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202-203頁

熱門推薦
網友評論

條評論

陌人歸  銀液泉路棗  肝痛  規化  晉升印章  黃歇  菌作用  神鞭  庸才  楠屬  給你的情書  十騎  托古  蘇打粉  牛背鷺  托葉鞘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