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考試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金縷曲·丁未五月歸國旋復東渡卻寄滬上諸君子

金縷曲·丁未五月歸國旋復東渡卻寄滬上諸君子

作者:梁啟超

原文:
丁未五月歸國,旋復東渡,卻寄滬上諸子。瀚海飄流燕,乍歸來、依依難認,舊傢庭院。惟有年時芳儔在,一例差池雙剪。相對向、斜陽淒怨。欲訴奇愁無可訴,算興亡、已慣司空見。忍拋得,淚如線。故巢似與人留戀。最多情、欲黏還墜,落泥片片。我自殷勤銜來補,珍重斷紅猶軟。又生恐、重簾不卷。十二曲闌春寂寂,隔蓬山、何處窺人面?休更問,恨深淺。

註釋

①丁未:光緒三十三年(1907)。梁啟超於戊戌變法失敗後,逃往日本。越九年(丁未)歸國,其時國事日非。次年(1908)再度東渡,是年光緒帝病死。
②瀚海:浩瀚的海。周邦彥《滿庭芳》詞:“年年,如社燕。飄流瀚海,來寄修椽。”
③儔:同輩之人。
④差池雙剪:燕尾如剪。《詩》:“燕燕於飛,差池其羽。”
⑤已慣司空見:即司空見慣。唐劉禹錫為蘇州刺史,李司空紳罷鎮,慕禹錫名,邀飲,命妓侑酒,劉於席上賦詩雲:“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蘇州刺史腸。”
⑥斷紅:指落花。
⑦十二曲闌:《闌通欄》。費氏宮詞:“鎖聲金掣閤門環,簾卷真珠十二欄。”
⑧蓬山:即蓬萊,神山名。

評解

此詞作者以瀚海飄流燕自喻,抒發對國事的感慨。上片“依依難認,舊傢庭院”,寫作者東渡歸來時心情。“年時芳儔”至“淚如線”寫當年變法同伴象“差池雙剪”的燕子,“相對向”無限淒怨。下片抒發感慨,含蓄蘊藉,語意雙關。
熱門推薦
網友評論

條評論

紫陽觀  農產品市場  庫根  水橋  彈簧廠  日光之  隔離霜  金球  廟西角  憲豐村  亮葉猴耳環  心雨花露  中傢  星秀  心靈的陽光  森優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