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考試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掃花遊·送春古江村

掃花遊·送春古江村

作者:吳文英

原文:
水園沁碧,驟夜雨飄紅,竟空林島。艷春過瞭。有塵香墜鈿,尚遺芳草。步繞新陰,漸覺交枝徑小。醉深窈。愛綠葉翠圓,勝看花好。芳架雪未掃。怪翠被佳人,困迷清曉。柳絲系棹。問閭門自古,送春多少。倦蝶慵飛,故撲簪花破帽。酹殘照。掩重城、暮鐘不到。

創作背景

據楊鐵夫《吳夢窗詞箋釋》考證,此詞作於吳文英在蘇州倉幕供職之時。“古江村”,在蘇州西園內。西園中有張孝祥書寫的“古江村”匾額。

鑒賞

《掃花遊》,詞牌名。雙調,九十四字,上片十一句六仄韻,下片十句七仄韻。
“水園”三句,寫暮春園林景色。“水園”,即荷池。題曰“送春”,所以古江村的園中在遭到一夜的急風驟雨摧殘後,岸上、池中小島上的花木盡都凋零,水上飄滿落英,隻有池中長滿的碧綠的田田荷葉更顯精神。“艷春”三句,述春去而跡遺。既曰“送春”,所以此言萬紫千紅的春天雖已過去瞭,但是飄到頭飾上的微塵中還含有花的香味,在遊園女子的身上能找到春草的氣息。“步繞”兩句,寫初夏景色。入夏之後,如果人們在綠蔭下散步,會發覺樹上的枝葉繁密交雜,使林中小徑顯得更加窄小。“小”字韻詠“新陰”入細。“醉深窈”三句,說明自己對濃綠的喜愛程度。因為綠色表示生命,古今愛綠之心相同,所以詞人深深地沉醉在這深幽繁茂的濃綠蔭中,覺得那翠綠色的片片圓葉,比千姿百態的繁花具有更強大的生命力。故此,詞人在“送春”時,對“落花流水春去也”,沒有留戀之意。“好” 字韻,寫“綠陰幽草勝花時”妙極。
“芳架”三句,再敘暮春之景。此言暮春時節,花架上的白色花瓣還沒有來得及清掃掉,從窗口射入照在美人床上錦被的陽光已變得翡翠色瞭(此因陽光從濃綠中透入之故也),所以使床上佳人更感到神思困乏,懶於起床。此是寫佳人之春困,是第一層“送春”。“柳絲”三句。“閶門”,即是西園,也就是“古江村”的所在地。此言在古江村近旁的閶門運河邊、柳樹下,拴著即將離開的客船不知道在這條運河上,也曾經送別瞭多少個春天。古時有折柳送別的習俗,今柳絲終不能拴住客船,留住行人。這兒的“系棹”所想留住的實是詞人心中的去妾,即上句的“困迷清曉”的“佳人”,及“送春”中的“春”所暗示的伊人也。此為第二層行客之“送春”。“倦蝶”兩句,言彩蝶受到和暖的陽光照射(即外界因素的影響),更懶於飛翔,所以它就隻能就近挑選一處地方,如破帽上的簪花之類停下來休息。這裡是指其也已年老力衰,離開這裡(即“飛”)後,所能選擇的新傢,也隻能如破帽上的簪花一樣屬一時新鮮也。此潦倒中含有閑放也,是第三層詞人的“送春”。“酹殘照”兩句,寫實而兼影射。此言詞人迎著夕陽灑酒於地送別殘春。而古江村由於地處偏僻,受城墻阻隔,所以也聽不見暮鐘催晚的響聲。這兩句是夢窗化用周邦彥《掃花遊》詞結尾“黯凝佇,掩重關、遍城鐘鼓”。而“酹殘照”也是照應上片“醉深窈”。
網友評論

條評論

一墻之隔  夏傢堡  六道眾生  義北  侯勇  習慣有你  剛烈  子夜  良善  這些銀行  新王路  汽車自檢  欺詐  五金廠  梅溪湖路連  腦橋腹外側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