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養生 > 竅門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大防風湯

大防風湯常用名:祛風濕,止痹痛,補肝腎,益氣血,

大防風湯簡介:大防風湯,中醫方劑名。出自《羅氏會約醫鏡》卷十一。具有祛風濕,止痹痛,補肝腎,益氣血之功效。主治足三陰虧損,風寒濕乘虛浸入,發為痹證。

大防風湯組成

人參、白術、防風、黃芪(蜜炙)、熟地、杜仲各二錢,白芍、牛膝、羌活、附子各一錢,肉桂、甘草(炙)各七分,川芎一錢半,當歸一錢半,生薑一錢。

大防風湯用法用量

現代用法:水煎服。

大防風湯功用

祛風濕,止痹痛,補肝腎,益氣血。

大防風湯主治

足三陰虧損,風寒濕乘虛浸入,發為痹證。

大防風湯方義

肝主筋,腎主骨,筋肉、骨節有賴氣血之充養。若肝腎虧虛,氣血不足,腠理疏松,則風寒濕邪乘虛侵入,留滯肌膚、經絡、關節,痹阻血脈而成痹。治當祛邪與扶正兼顧,法宜補肝腎,益氣血,祛風濕,止痹痛。方中防風辛溫輕散,潤澤不燥,為風藥中之潤劑,功能祛風勝濕,散寒止痛,並可通經活絡,風濕病之周身骨節疼痛,四肢拘攣者,每用為要藥;與羌活相伍,長於祛風濕,通經絡,利關節,止痹痛;配以附子通行十二經,補火助陽,溫經散寒,祛濕止痛。更以熟地、杜仲、牛膝溫補肝腎,強壯筋骨;人參、黃芪、白術、甘草,即四君子湯加黃芪,補氣健脾,資助化生之源以壯氣血;當歸、白芍、川芎合熟地,屬四物湯,取其補血行血,又寓“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意;少用肉桂配入補氣血藥中,能鼓舞氣血之生成。甘草兼以調和諸藥。綜觀全方,具有祛邪不傷正,扶正不礙邪之特點,對於肝腎氣血不足,風寒濕痹之證,頗為相宜。

大防風湯運用

臨床運用以癥見筋肉關節腫脹,骨節煩痛,屈伸不利,肌膚麻木,氣短乏力,舌淡苔白,脈沉細等為辨證要點。

大防風湯加減化裁

疼痛較劇者,可加制川烏、白花蛇等以助搜風通絡止痛之效;寒邪偏盛者,可加細辛、幹薑等以溫經散寒;濕邪偏盛者,可去熟地,加秦艽、防己、薏苡仁等祛濕舒筋。

大防風湯使用註意

痹證屬濕熱、實證者,皆非其所宜。
第十章  氣韻  溪降  靈通  彩筆  商鞅  解暑  綠頭鴨  火災  任白村  流通股  臨洮  成功者  梅花粥  窗格  直腸周圍膿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