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柳如是

柳如是

柳如是簡介:柳如是,女詩人,一說浙江嘉興人,一說江蘇蘇州吳江區人。本名楊愛,後改名柳隱,字如是,又稱河東君,丈夫為明清侍郎錢謙益,因讀宋朝辛棄疾《賀新郎》中:“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柳如是是活動於明清易代之際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聰慧好學,但由於傢貧,從小就被掠賣到吳江為婢,妙齡時墜入章臺,易名柳隱,在亂世風塵中往來於江浙金陵之間。她留下瞭不少值得傳頌的軼事佳話和頗有文采的詩稿《湖上草》、《戊寅草》與尺牘。其墓在江蘇常熟虞山花園浜。

生平

柳如是,本姓楊,名愛;改姓柳(一說原姓柳),名隱(一說隱雯。據陳寅恪《柳如是別傳》載:"至若隱遁之意,則當日名媛,頗喜取以為別號。如黃皆令之"離隱",張宛仙之"香隱",皆是例證。蓋其時社會風氣所致……即於名字別號一端,亦可窺見社會風習與時代地域人事之關系。")字靡蕪,後改名是,字如是。又以佛典中有"如是我聞"之語而號"我聞居士";與錢謙益(字牧齋,世稱虞山先生,常熟人。明朝官至禮部右侍郎。降清後,托官數月,病獄而已。)結婚後,錢取柳姓郡望,稱河東君,另寓"美人"。

柳如是幼年不幸,身世不清(初生地有浙江嘉興與江蘇吳江等說,撲朔迷離,今殊難考據。至於柳如是何故淪落風塵,有周采泉臆測"歹徒所掠"說,並無實據)。幼年賣與盛澤歸傢院名妓徐佛傢為養女,受徐教養。明崇禎四年辛未14歲時,有吳江故相周道登買於勾欄。初為周府婦人侍婢,得周老夫人歡心,後周道登強索為妾,未及一年,因周府群妾加害,幾被處死,周老夫人阻而逐出周府,賣於娼傢。明崇禎五年壬申(公元1632年)柳如是流落松江,改舊名,自號"影憐",表濁世自憐意。在松江與復社、幾社、東林黨人交往,常著儒服男裝,文與諸人縱談時勢、和詩唱歌。

錢謙益答應以正妻之禮迎柳如是過門。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東林領袖、常熟錢謙益與柳如是結縭,居絳雲樓,讀書論詩相對甚歡。傳為一時佳話。明亡,柳勸錢殉節,錢推托不允,如是奮身投入荷花池,身殉未遂。錢降清後遭忌被逐回鄉,鬱鬱而死。錢氏傢族乘機逼索柳如是,河東君投繯自盡,得年四十又六。

評價

柳如是是活動於明清易代之際的著名歌妓才女。她個性堅強,正直聰慧,魄力奇偉,聲名不亞於李香君、卞玉京和顧眉生。柳如是本名愛柳,因讀辛棄疾詞:"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後又稱"河東君"、"蘼蕪君"。也被世人稱為"風骨嶒峻柳如是"。

柳如是幼即聰慧好學,但由於傢貧,從小就被掠賣到吳江為婢。妙齡時墜入章臺,易名柳隱,在亂世風塵中往來於江浙金陵之間。由於她美艷絕代,才氣過人,遂成秦淮名姬。她留下瞭不少值得傳頌的軼事佳話和頗有文采的詩稿《湖上草》、《戊寅草》與尺牘。

嫁給瞭年過半百的東林黨領袖、文名頗著的大官僚錢謙益。

當崇禎帝自縊,清軍占領北京後,南京建成瞭弘光小朝廷,柳如是支持錢謙益當瞭南明的禮部尚書。不久清軍南下,當兵臨城下時,柳氏勸錢與其一起投水殉國,錢沉思無語,最後走下水池試瞭一下水,說:"水太冷,不能下"。柳氏"奮身欲沉池水中",卻給錢氏硬托住瞭。於是錢便靦顏迎降瞭。錢降清去北京,柳氏留在南京不去。錢做瞭清朝的禮部侍郎兼翰林學士,由於受柳氏影響,半年後便稱病辭歸。後來又因案件株連,吃瞭兩次官司。柳如是在病中代他賄賂營救出獄,並鼓勵他與尚在抵抗的鄭成功、張煌言、瞿式耜、魏耕等聯系。柳氏盡全力資助,慰勞抗清義軍,這些都表現出她強烈的愛國民族氣節。錢謙益降清,本應為後世所詬病,但賴有柳如是的義行,而沖淡瞭人們對他的反感。

就文學和藝術才華,她可以稱為"秦淮八艷"之首。書畫也負名氣,她的畫嫻熟簡約,清麗有致;書法深得後人贊賞,稱其為"鐵腕懷銀鉤,曾將妙蹤收"。

1664年錢謙益去世時,柳如是還不到五十歲,從此,厄運便降臨到柳如是身上。鄉裡族人聚眾欲奪其房產,柳氏為瞭保護錢傢產業,吮血立下遺囑,然後解下腰間孝帶懸梁自盡,情形極為悲慘。一代風流奇女,香消玉殞,餘恨不禁,而此時距錢謙益去世僅兩個月。柳如是死後,不但未能與錢謙益合葬,反而被逐出錢傢墳地,柳如是的墓在虞山腳下,那是一座孤墳,墓前石碑隻一米多一點,上面刻有:河東君(柳如是曾自號河東君)。百步之外,錢謙益與原配夫人合葬一墓。陳寅恪先生著有《柳如是別傳》。

據史書記載,柳如是"為人短小,結束俏利,性機警,饒膽略"。由於她本人的身份和所處的環境,可以在江南社會獨自謀生,比名門閨秀有更多的活動自由,也更加見多識廣,所以柳如是對人情世事頗有獨到的見地。她超乎於一般女子的優點,不僅為人們所敬慕,而且她在儒生墨客的宴飲酒席中,有平等相待的特殊地位,甚而有人為她刊印詩文集。例如,柳如是的《尺牘》和《湖上草》就是她的一位密友汪汝謙為她刊印的,以傳後世。汪汝謙既是富商,又是一位精通金石音律、善為詩文的才士。他極其推崇柳如是的文才,認為她是女中豪傑,經常邀請柳如是參加吳越名流的詩酒集會。他們的書信往來中,柳如是自稱為"弟",稱汪為"先生"。清代女作傢林雪在《柳如是尺牘小引》中贊譽說:"瑯瑯數千言,艷過六朝,情深班、蔡,人多奇之"。《尺牘》中最具柳如是詞文風格的代表作是《踏莎行》:

花痕月片,悉頭恨尾,臨書已是無多淚。寫成忽被巧風吹,巧風吹碎人兒意。半簾燈焰,還如夢水,消魂照個人來矣。開時須索十分思,緣他小夢難尋視。

很多才子名士讀瞭柳如是的詩文贊嘆不已,甚至將她譽為女中狀元,"謫來天上好居樓,詞翰堪當女狀頭。三十一篇新尺牘,篇篇蘊藉更風流。"

柳如是《湖上草》的詩作"脫盡紅閨脂粉氣"。也備受人推崇。清末的國學大師王國維讀後,不僅為柳如是的詩才而感慨,更為她豪俠的男士氣魄而激動,曾提筆寫瞭三首絕句,其中第三首寫道:"幅中道服自權奇,兄弟相呼竟不疑。莫怪女兒太唐突,薊門朝士幾須眉。"詩中寫的就是柳如是自選意中郎君的佳話。(葉萍文,摘錄)

介紹

柳如是,本姓楊,名愛,號影憐,又號我聞居士、河東君,一說浙江嘉興人,一說江蘇蘇州吳江區人。明末清初名妓,秦淮八艷之一,夫錢謙益是東林黨首領,南明禮部尚書,後降清,仍為禮部侍郎。

雖然身處脂粉之地,柳如是卻倜儻自如,不但工於書法,詩詞也有較高造詣。因其才貌出眾,獲得當時宋徵輿、陳子龍等著名人物的青睞。

藏書故事

光大銀行  百和鎮  董傢河窪  石裡嘴  秦明  廣播體操  柏樓  李小龍  沙灘椅  會員國  絲竹空穴  壞傢夥  嵐前嶺  周青濤  出血病  長孫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