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張九成 南宋崇國公太師

張九成 南宋崇國公太師

中文名:張九成

別 名:張橫浦

國 籍:宋代

民 族:漢族

出生地:海寧鹽官

出生日期:1092年

逝世日期:1159年

職 業:理學傢

主要成就:創建“橫浦學派”

代表作品:《橫浦集》《孟子傳》

張九成(1092—1159年6月23日),字子韶,號無垢,其先開封人,後遷海寧鹽官(今浙江海寧)。南宋官員、理學傢。

南宋紹興二年( 1132 )殿試為狀元。授鎮東軍簽判,因與上司意見不合,棄官歸鄉講學。後應召為太常博士,歷任宗正少卿、侍講、權禮部侍郎兼刑部侍郎。他為官不附權貴,主張抗金,反對議和,為秦檜所忌,謫守邵州,不久又革職,復以“謗訕朝政”罪名,謫居南安軍14 年。秦檜死,重新起用,出知溫州。因直言上疏,不納,辭官歸故裡,不久病卒。後追贈太師,封崇國公,謚文忠。

張九成致力經學,雜以佛學。著有《橫浦集》等多種,對經學有獨創見解,後形成“橫浦學派”。

人物生平

張九成年少時遊學於京師開封,從理學傢楊時為師學習,曾有權貴托人饋贈錢物,言:“肯從吾遊,當薦之館閣。”九成笑而卻之。

紹興二年(1132),朝廷策試進士,九成慷慨陳詞,直言不諱,痛陳宋金形勢,認為“去讒節欲,遠佞防奸”,為中興之道。因得考官賞識,選為廷試第一,被宋高宗親選為狀元,授鎮東軍簽判,因對張宗臣不體察民情,濫捕百姓不滿,與之爭執,棄官而走,閉門講學,生徒日眾,聞人常至。

趙鼎為相,力薦九成,遂以太常博士被召入京,任著作佐郎,遷著作郎,上疏請施仁政,被嘉許,又授浙東提刑,力辭不就,回歸鄉裡。不久,朝廷召張九成任宗正少卿,權禮部侍郎,兼侍讀,兼權刑部侍郎。期間,張九成恪盡職守,平反一誣告案件,朝廷欲以嘉獎,九成辭卻道:“任職刑部,出現冤案,我本有責,怎可邀功?”趙鼎被罷相,時金人求和,秦檜幾次勸誘九成支持和議,都為九成嚴辭拒絕,遂謫邵州。中丞何鑄上書說他矯偽欺俗,被誣為趙鼎一黨,屢遭陷害,結果落職。

父死服喪畢,與徑山寺僧宗杲相交友善,喜談禪理,秦檜恐其議己,遂令司諫詹大方以謗訕朝政為由,雖高宗信任,亦不得救,被貶謫居南安軍(今江西大餘)。在安南十四年,每執書就明,倚立庭磚,歲久,雙趺隱然,讀書練功,廉靜自愛。自號橫浦居士,亦稱無垢居士。秦檜死,方起知溫州。因上書痛陳戶部催督軍糧之弊,與戶部相左,後丐祠歸,數月後病卒。寶慶初(1226),朝廷特贈張九成為太師,封崇國公,謚文忠。

張九成創建海寧第一所書院——張文忠公書院,講授經史。張九成研思經學,多有訓解,由於喜與佛者交遊,被時論所不容。著有《橫浦集》二十卷,《四庫總目》及《孟子傳》,並傳於世,其學派被稱為“橫浦學派”。

漢森  西洛  郭一凡  沒有排名  秋夏  出土文物  誇父追日  連環殺手  古粉愛日橋  半掛車  信用評價  新隆街  人工肺  森林腦炎  金塘園  山森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