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胡松年

胡松年簡介:胡松年,字茂老,生於北宋哲宗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卒於南宋高宗紹興十六年(公元1146年),海州懷仁 (今江蘇省贛榆縣)人,(《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五)。

生平

幼孤貧,母粥機織,供他讀書。松年讀書過目不忘,尤其精通《易經》。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任濰州教授,八年,經徽宗面試,改校書郎兼資善堂贊讀。為殿試參詳官,以沈晦第一,徽宗十分高興,說:"朕久聞晦名,今乃得之"。松年遷中書舍人,不久,除給事中、兼侍講。高宗年間,先後自左朝奉大夫拜吏部尚書,遷端明殿學士,除簽書樞密院事,權參知政事(副宰相)。又進禮部尚書、參知政事。胡松年積極抗金,並在軍隊建設、選用人才、對金鬥爭策略等重大問題上,都直言敢諫,提出瞭許多好的建議。後來,以疾提舉洞霄宮,卜居陽羨言村(今宜興宜城東約4裡處)。他築堂以自娛,匾日"橫山",由孫覿題書"橫山堂"。並題詩雲:"波間指點見青紅,雪脊山曾棱倚半空。幻出生綃三四幅,遊人渾在畫圖中。蒼雲千裡蔭平寬,露葉風枝繞舍寒。莫遣先生賦歸去,且令小吏報平安。"松年雖閑居鄉間,但仍不忘朝廷之事,對"和耀科斂、防秋利害"屢有進言,帝皆嘉納。

他憂剛國憂民,為官清正。在出任平江(今蘇州)知府時,人還未到任所,貪官污吏、土豪劣紳便聞風斂跡。他到任以後,在大街上張榜公佈興利除害等17件大事,讓廣大百姓獻計獻策,監督執行,深受人民擁護愛戴。他曾多次上書朝廷,建議堅決抗金,大造戰船,建立水軍,加強長江防線,得到朝廷的賞識。朝廷要派人出使金國,不少人人感到疑慮和害怕,胡松年挺身而出,接受朝廷出使金國的任命。在金國朝廷上,不顧個人安危,不辱使命,出色地維護瞭國傢和民族的尊嚴。因主戰有功,被提升為吏部尚書權參知政事。朝廷每次給予他的賞賜,都以"軍興費廣"為由拒受。有人勸他積蓄點錢財,留給子孫,他都以"兒孫自有兒孫福"、"給子孫留財產,會助長子孫懶惰"的道理,婉言謝絕。他的高風亮節、優良品質,備受時人的尊敬和後代的贊譽。秦檜當政時.胡松年從不"曲意阿附"。宋紹興五年,胡松年因遭攻訐而引疾辭職,改任宣州知州。紹興十六年(1146年)胡松年病逝,享年60歲,墓葬宜城梅林,後遷葬故裡。

歷史評價

葉沙  借記卡  頂針  第五類  花雨  交易方式  古列  電飯煲  巴豆霜  樓下  人世  濱河路  稻池村  毛蟲皮炎  費可  丁巷村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